军队农副业生产由来
部队农副业生产工作当兵放的武警怎么还种地
军队从事农副业生产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就实行了驻军屯垦,为士兵分配土地作为服役的报酬。这一制度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的埃及萨姆提克一世时代也有实施,招募希腊雇佣兵在下埃及屯田。在中国,军屯始于汉代,西汉时期主要在北部和西部边疆进行屯垦,以守边备塞,此制度“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可以纾民力、足民食”。魏、晋、元、明、清代均推行军屯制,现代军队的农副业生产是历代军屯的延续和发展,目的主要是补助部队供应,改善官兵生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贯重视农副业生产,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饲养家畜家禽,建立“苏维埃菜园”,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第359旅在南泥湾垦荒26万余亩,做到部队吃、穿、用完全自给外,还上交粮食150万千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军事委员会明确指出“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在全军广泛开展养猪种菜等副业生产,并在60年代大规模开荒建场。经过整顿、改革,农副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1958~1983年全军共生产粮食、油料近142.5亿千克,肉类10.6亿千克,蔬菜183.3亿千克,以及大量其他副食品,不仅丰富了部队供给,还交售国家粮食28.5亿千克,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通过生产劳动,部队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边防、海岛部队开展生产,对开发、建设和保卫边疆,也起了重要作用。

解放军的农副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军队从事农副业生产,由来已久。军队所从事的农、林、牧、副、渔业及其产品加工等生产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成为军队“三位一体”的任务。著名的八路军第359旅在南泥湾垦荒26万余亩,除做到部队吃、穿、用完全自给外,还上交粮食150万千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农副业生产,贯彻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方针,采取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训练与生产的关系上,坚持有主有从、调配适当的原则。
技能文职是什么
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主要负责军队装备维修、营房维修、物资器材储存、勤务和农副业生产等工作,他们的工作内容涉及到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专业技能性任务。

装备维修方面,他们需要掌握各类武器装备的构造原理,熟悉日常维护保养流程,确保装备处于良好状态,能够迅速处理突发故障。

营房维修方面,他们需要了解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掌握水电安装、管道维修等技术,确保营房设施安全可靠,为官兵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

物资器材储存方面,他们需要掌握仓库管理知识,熟悉各种物资器材的分类、标识和存储要求,确保物资器材的安全保管和有效使用。

勤务方面,他们需要提供各类后勤支持服务,如饮食保障、环境卫生、生活用品供应等,确保官兵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农副业生产方面,他们需要负责农田管理、作物种植和养殖工作,为部队提供新鲜的蔬菜、肉类等食物,满足官兵的饮食需求。

这些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军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

声明:本站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微信:zxce87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