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口罩车企还有哪些你想不到的“副业”
特斯拉副业生意怎么样能造车也能产口罩 盘点那些搞“副业”的车企们
虽然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国内汽车产业,甚至因为零部件的停产而波及到了部分品牌的海外工厂,但为了抗击疫情,绝大多数车企依旧慷慨解囊,贡献出了数额不菲的捐款以及其他援助。只是无论捐钱还是捐车,都无法缓解一线医务人员和普通民众所面临的首要矛盾,即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的严重紧缺。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有部分车企选择另辟蹊径,直接火速办起了副业,组织富余生产力转投到了当下急缺物资的制造当中。“跨界经验丰富”的五菱早在2月6号,五菱就已经联合上游供应商,准备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来生产口罩。根据项目规划表,生产所需的无尘车间改造以及生产线建设,都将于本月底前竣工,届时共将建成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规格,其余10条用于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为170万个。当然,五菱在发展副业方面可是拥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比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五菱最早的前身柳州动力机械厂,为了响应彼时国家号召,就曾更名为柳州拖拉机厂,并成功试制生产过拖拉机,年产辆一度达到5000台,甚至还出口到了海外市场。到了七十年代末,为了主动应对市场需求的转变,五菱又曾转产多功能缝纫机和自动棉织机;而直至八十年代,五菱才用手工敲打和靠模等方法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微型货车,从而实现微车制造业的零突破,并为此后五菱的“封神”奠定了基础。雷厉风行的广汽广汽在“产口罩”这件事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的雷厉风行了。就在隔壁五菱宣布要造口罩的2月6号,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已经带着一行高管直奔位于东莞的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仅仅在一天之后,广汽部件技术中心就已派出多名员工赶赴一线参加为期15天的学习。几天过后,也就是2月10日上午,广汽部件技术中心的工程师就已成功组装出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到了2月11日下午,首台广汽口罩生产设备运抵广汽部件技术中心进行安装调试;预计在2月22日,广汽将完成12台设备的自制,而这一数字将会在本月底增加到30台。“全能”的比亚迪同为最先响应号召的车企之一,比亚迪将“造口罩”的重任委以了电子事业群第九事业部。根据相关资料,第九事业部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先前主要从事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汽车电子部件等产品的代工和研发制造。而更让人心服口服的是,第九事业部居然还拥有医疗器械体系认证,并长期代理生产医疗器械产品。另据比亚迪官方公布的规划,将实现“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于2月17日前后实现量产出货。且在本月底,口罩和消毒液的日产能将分别达到500万和5万瓶左右。虽然目标产量相当可观,但这批物资暂时并不会针对消费者个人销售,而是优先供给政府和医院进行调配使用。车企发展副业,在国内市场似乎还是一件挺新鲜的事儿,但倘若放眼全球,不少品牌却早已将跨界玩的风生水起。“触手可及”的劳斯莱斯对于咱普通百姓而言,暂且不说买台劳斯莱斯,哪怕能坐上一回大劳那都算是稀罕事儿。但实际上,真想与劳斯莱斯亲密接触,还是有一个相对低成本的法子:坐飞机。在劳斯莱斯成立之初,品牌旗下便同时经营着两大业务,分别是造车和造航空发动机。只是之后因为经营问题,两大部门在英国政府的干预下分了家,但依旧共享着品牌和名称。但与劳斯莱斯品牌在汽车界中风生水起的存在相比,劳斯莱斯航发的日子可就没那么舒坦了,和老对手通用电气GE的激烈竞争已经持续许久。当然即便如此,你在乘坐波音747、787、空客A380、A330、A340和A350的时候,还是有一定概率能在航发上看到标志性的双“R”logo。而就在前些天,劳斯莱斯又官宣自家正在研发新一代的“Ultrafan超扇”发动机。得益于直径长达3.55米的风扇和大量新型复合材料的运用,全新超扇的结构重量将进一步降低,油耗也会比初代瑞达航发下降25%。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台人类历史上尺寸最大的航发将会成为A350neo的候选发动机。最后还是要给个小贴士,就算下次遇到了使用RR航发的飞机,掏出手机拍张照就行,千万别想不开往里扔硬币……造车只是玩票的三菱别的车企是玩副业,但在三菱眼里,造车大概才算是副业。因为整个三菱集团旗下包括了造车的三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客货运车辆及其发动机的三菱扶桑卡客车有限公司、制造文具的三菱铅笔有限公司、致力于重工业的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家电制造商三菱电机有限公司,以及化工巨头三菱化学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除了玩实体经济以外,三菱集团还有从事金融贸易的三菱商事有限公司、三菱UFJ金融集团、三菱东京UFJ银行、三菱UFJ信托银行以及三菱UFJ证券。举个很浅显的例子,2018财年,三菱汽车在全球的净销售额为2514.6亿日元,而同期三菱重工的总销售额则达到了2.9万亿日元,后者竟然是前者的十倍之多。姑且不论三菱汽车的销售额在整个三菱集团的占比,仅仅是在三菱重工的面前,那都绝对是弟弟般的存在。至于三菱重工的体量为何会如此巨大,答案也很简单,毕竟人家也是日本最大的军火供应商,简单概括下来就是战机、大炮、军舰、潜艇、坦克、直升机什么的应有尽有。而三菱重工同时也有数额庞大的民用订单,不但同时代工波音和空客,还拥有自己的MRJ支线客机,外加机场快捷、轻轨运输等全套的交通出行方案。也就在前些天,三菱的工厂还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小仪式,纪念自家向波音公司交付的第1000份787客机的机翼。将科研进行到底的本田本田的全称其实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旗下的业务范围虽不及三菱那么广泛,但倒也符合本田一贯留给消费者“技术宅”的印象。比如出了我们熟悉的汽车和摩托车以外,本田在其他维度的业务还涉足了飞机、发电机、汽油机、水泵、割草机、割灌机、微耕机(和拖拉机有几分相像)、小型轮船发动机,以及类似外骨骼的Honda步行辅助、UNICUB平衡车等等。太过常规的例子就不赘述了,来看个硬核点的。在2019年年中,本田发布了一台名为MeanMowerV2的…………割草机。得益于搭载的CBR1000RRFireblade摩托车四缸引擎,这台割草机拥有200马力的最大功率、13000rpm的超高转速,百公里加速仅需6.29秒,极速更是达到241kph。正所谓一路火花带闪电,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说的大概就是MeanMowerV2了。相对专注的丰田相较于摊子铺的极大的三菱,汽车业真正的霸主丰田倒是相对专注,但出了汽车也还是发展了小部分的副业。早在1997年,丰田就与合作研发了一款名为“ToyotaMarine”的游艇。当然在2017年雷克萨斯还推出过一条更豪华、完全碾压前者的奢华游艇。因为手握三菱的股份而沾了些许三菱造飞机的光以外,丰田在2002年还带来过自家研发的概念飞机TAA1。另外丰田还办起了大学,包括1981年成立的丰田技术学院和在2003年成立的芝加哥分校。其他方面,丰田还涉足过机器人项目,以及在生物技术领域投资过几家初创公司。不过最令人意外的产品,还要数丰田推出的名为“OekakiRenaissance”的缝纫机,货真价实的丰田出品。冰山一隅的现代汽车韩国现代的情况和三菱有几分类似,隶属于现代财阀,除了现代汽车公司以外,还拥有名声鼎沸的现代重工、现代峨山、现代建设、现代独角兽以及现代百货。关于整个现代财阀的体量,其实无需多言,众所周知韩国的经济命脉基本就靠着三星、现代、SK、LG和乐天这五大财阀在支撑,更有传说韩国人的生老病死几乎离不开这五大财阀,足见其体量之庞大。而具体到现代财阀,业务范围更多集中在基建和重工方面。尤其是现代重工,旗下共设有7个部门,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公司。致力于能源的特斯拉聊到特斯拉的副业,估计会有人条件反射的想到SPACEX,从而得出“造火箭是特斯拉副业”的结论。但实际情况是,虽然这俩家公司的老板都是艾隆·马斯克,但人家压根就是两家公司,彼此之间并无更多关联,所以这一结论并不成立。不过单就特斯拉品牌而言,除了生产销售新能源车以外,的确还经营着自己的副业,也就是能源业务。其中包括针对个人用户的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储能的Powerwall,以及针对商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对应的Powerpack工业电池组。虽然听起来很科幻,但特斯拉的能源板块已经帮助马斯克进账不少。除去在美国本土的业务外,还在夏威夷的Kauai岛安装了大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和电池;在澳大利亚建设太阳能发电组;在波多黎各重建电网,并为当地的尼诺医院带去了700块太阳能电池板,帮助24小时提供照料3000名患者所需的电能。AL频道小结所以纵观中外历史,会发现车企发展“副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于有些品牌的主业可能都不在造车上。但面对此次疫情,五菱、广汽、比亚迪的快速响应,在短时间内从零打造自己的防护物资生产线,还是值得全行业点赞学习的。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疫情发生以来,绝大多数车企都在慷慨解囊,它们之中,有的直接捐钱,有的捐车。但在当前最紧迫的疫情防控阶段,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才是最急缺的物资。而在这个特殊时期,不少车企纷纷“转行”做起了口罩生产,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事实上,类似的跨界操作在车企之中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那些搞“副业”的车企大佬们。●上汽通用五菱2月6号,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无尘车间改建和生产线建设都将于2月底前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而从提出转产口罩的想法到第一批口罩下线,仅仅用时3天,2月9日第一批口罩顺利下线,2月13日首批100万个防护口罩生产完成,其口罩生产包装盒上那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标语更让全网泪目与感动。而在五菱汽车的漫长发展史中,曾涉足过不少其它行业。五菱最早的前身是个兵工厂,当时叫做柳州动力机械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功生产过051型“友谊”牌油锯,随后试制生产过拖拉机,以致于柳州动力机械厂成为当时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到了七十年代末,为了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柳州拖拉机厂又开始生产多功能缝纫机和自动换梭棉织机。进入八十年代,柳州拖拉机厂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正式转产微型汽车。●广汽集团广汽集团同样用实际行动响应口罩生产的号召,也是在2月6日,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亲自率队直赴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进行调研。第二天,广汽部件技术中心就派出技术团队奔赴东莞学习研究口罩设备相关技术和生产流程。仅仅用了几天时间,广汽部件技术中心的工程师就已成功组装出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并于2月11日完成设备现场安装和调试。预计2月22日将完成12台设备的安装,2月底将增加到30台,如果这些设备全部投入生产后,预计广汽本月底可实现每日100万个口罩的生产。●比亚迪2月8日,比亚迪正式宣布援产口罩和消毒液,并将这项重任交给了电子事业群第九事业部。要知道,对于比亚迪而言,跨界造口罩并非一件很难的事。据悉,比亚迪的第九事业部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主要从事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汽车电子部件等产品的代工和研发制造,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华为等品牌手机厂商都是主要服务客户。更为关键的是,第九事业部还拥有医疗器械体系认证,并长期代理生产医疗器械产品。与此同时,比亚迪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先后进行了企业经营范围变更,新增了消毒液产品、医疗器械、工业防护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根据比亚迪的规划,3天内设计出图纸,1周内设计出设备,10天内出产品,2月17日前后开始量产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到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达5万瓶/天。●特斯拉与其认为特斯拉是一家电动车制造商,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科技公司。除了造车卖车,能源业务也是特斯拉的主营业务,包括针对个人/家庭用户的SolarRoof太阳能屋顶、用于储能的Powerwall,以及针对商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对应的Powerpack存储能源。其中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不过迄今为止,特斯拉的太阳能业务仅仅在美国本土等少数地区销售,但从长远来看,特斯拉的能源业务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近日曾表示,特斯拉正在美国加紧安装太阳能屋顶业务的同时,还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将该业务拓展到欧洲和中国市场。除此之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明星车企,特斯拉还在其官方网站上销售过很多周边产品,例如冲浪板、帽子、衬衫等年轻人喜爱的物品。●本田本田素有技术宅之称,在日本的全称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技研”二字对本田而言可谓意义非凡。众所周知,本田曾经在汽车和摩托车领域都堪称独领风骚,但它并不满足局限于汽车和摩托车行业,为此本田先后研发推出了飞机、水泵、草坪机、割灌机、小型轮船发动机、Honda步行辅助、UNICUB平衡车、机器人等。以造飞机为例,本田早在1986年就开始小型航空器和航空器发动机的研究。直到2015年,本田首款量产飞机HondaJetHA420才终于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型号认证,并展开客户交付的工作。据悉,这架HondaJetHA420的座舱只有5个位置,搭载通用本田合作开发的涡轮风扇HF120发动机,最大推力2095磅,爬升率为20.2m/s,巡航速度为778km/h,最大升限13100米,在同级别中具有较强优势。此外,在NBAAIFR备份燃油条件下,HondaJet的最大航程为1223海里(约2265公里)。●?大众大众在国内的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度都非常高,无论是造车还是卖车都是称得上业界领先。而在刚过去的2019年,大众品牌在全球共交付新车6278300台。然而,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其德国总部却有一个“不务正业”的部门—大众肉制品加工厂,专门用来制作香肠,可以说是非常令人感到意外了。据了解,大众制作的香肠,早在2015年销售就超过了700万根,比汽车销量还高。而之所以会踏入肉制品行业,是因为上世纪的大众总部所在地物资匮乏,为了解决大众内部员工吃饭问题,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始办起了肉制品加工厂,甚至建立了农场,由此香肠也成为大众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大众香肠只专供大众工厂食堂和个别商店、超市发售。●丰田丰田汽车说得上是汽车界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但丰田一开始并不是造车,而是靠着祖传的缝纫机工厂起家,在转行汽车行业之前,丰田还是日本当时著名的纺织家族企业。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丰田制作的缝纫机,比如这台丰田OEKAKI50刺绣缝纫机,缝纫机中的贵族。值得一提的是,丰田对农业种植也展现出极大的兴趣。2012年开始,丰田在日本东北部和当地农户合资建立新式温室大棚来种植甜椒,同时推出了“丰作计划\"。具体来说,就是将丰田汽车制造理念应用在农业领域,通过IT管理工具(PDCA)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室内栽培的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化、稳定化以及附加值。不仅如此,丰田还涉足过游艇、机器人、生物技术等领域。●?马自达说起马自达这个品牌,很多人最先想到肯定是转子发动机,毕竟马自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研发和生产转子发动机的汽车公司。而马自达的副业也能和转子扯上点关系,推出了一款名叫“EX7”的煮蛋器产品。这款煮蛋器采用铝合金镀镍制造,并用手工细修雕琢成型。最关键的是,这款煮蛋器的造型融入了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设计元素,不仅看上去十分讨巧,实用性也相当不错。马自达的煮蛋器直径为15.5厘米,高度为9厘米,一次能煮上6只鸡蛋,是不是很适合全家人使用?●?标致相比马自达,法国标致在厨房器具上的成就和名气更大。标致从1840年开始生产咖啡研磨器,随后到1874年生产胡椒研磨器,直到1890年,标致才进军汽车生产领域。而经历了近两个世纪,标致系列的研磨器已经是国际上家喻户晓的大品牌,标致的咖啡、胡椒研磨器深受大厨和食客的喜爱。除了胡椒研磨机和咖啡研磨器,标致还曾经生产过摩托车、自行车、金属伞骨架、钢锯、酒具、服装等各种跨界物品,这么看来,汽车好像才是标致的“副业”。●?写在最后其实,车企跨界做“副业”在全行业来看还是很普遍的,毕竟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单一的营收业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而在当前“一罩难求”的困境下,广汽、五菱、比亚迪等车企主动“转行”生产口罩的行为确实值得大家点赞,在此也希望更多有条件的车企能够参与到防疫物资的生产。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反超丰田整个汽车产业被颠覆了
中国,还真是特斯拉的福地。无论如何,马斯克都该要好好感谢一下中国购车用户。6月中旬,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国产特斯拉Model3在5月又一次交出优异成绩单。单月累计销量破万辆,11,095辆的销量数据让它毫无悬念的问鼎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月榜冠军。根据最新的交强险数据,国产特斯拉Model3达到了11,364辆,进口Model3销量为102辆。即便特斯拉背后诟病一大堆,但这家在国内“几乎可以横行”的外资车企根本不care那些新闻热点。相反的时不时的热度话题,如同生活调剂品一般,勾起更多国人对其的欲望。而当它在6月10日美股收盘后,以1837亿美元的市值成功超越丰田1788亿美元市值时,很多分析师认为,“汽车行业正在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全球最能赚钱的汽车公司被一家10年内一直亏损的公司赶超,不仅仅是丰田该冷静一会,恐怕全球的传统车企都该好好审视当下的汽车市场。但在这个最好亦最坏的时代里,特斯拉真的可以成为一家比肩传统车企的后起之秀吗?或许目前的答案并不能肯定。亦敌亦友的外国朋友在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第一车企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祝贺,“特斯拉现在正式成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可喜可贺!”而在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具价值车企的道路上,中国市场的销量是一股不可无视的力量。比起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玩得风生水起的“周边副业”(特斯拉即将量产电动卡车Semi,其电池和动力总成的生产将在内华达州GigaNevada工厂进行、SpaceX火箭公司的DM2龙飞船(CrewDragon)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外,在中国市场持续上涨的销量,或许才是肉眼可见的利益。国产Model3从2月开始预定售卖至今,经历了降价风波,但早前降价至27.155万元国产Model3不仅没有受太多“被割韭菜”用户舆论影响,反而再次迎来一波小高潮。5月的销量,特斯拉整体车型销量占市场份额20%,远远甩开第二第三名。而乘联会方面也表示,5月份的销量水平已经是特斯拉相对平稳的一个状态。换言之,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不会出现过去所谓的“三家分晋”时代,特斯拉开启它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表演。加速中国本土化进程,加快市场优胜劣汰,特斯拉在无形中扮演着“审死官”的角色,也推动着中国传统汽车市场的转型。或许我们应该要感谢这位“亦敌亦友”的外国朋友,在某些程度上这条大鲶鱼正在鞭策着自主品牌完成自我的修炼与进化。虽然中国市场的遍地开花,但在美国,特斯拉的境遇有些糟糕。因为美国疫情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美国加州2020年4月份和5月份的特斯拉新车注册量分别同比下降了16%和70%。5月特斯拉在加州的销量仅为1,447辆。这样的销量数据,让中国市场的价值显得无比重要。不少证券公司分析师也给出了对于中国市场一致的看法,“目前,特斯拉股票涨跌的关键仍然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反弹情况。这对于该公司在几年内达到每年交付100万辆电动汽车的总体目标至关重要。”正是因为中国市场形势大好的前景。特斯拉近期正在将特斯拉中国用户数据和认证服务从美国迁移到中国。而这一消息也得到了相关证实。目前,特斯拉决定将特斯拉中国的用户数据和认证服务将从美国迁移至中国,把服务器搬到中国,有利于解决当下特斯拉App时常出现的连接不稳定等问题。特斯拉中国也正在招聘数据相关的中心工程师、存储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运维岗位人员。这个举动不仅被看作特斯拉向中国市场示好,且还能保存好目前激增的中国车主的相关资料。但就是看似一片形势大好声中,总会有一些清醒的声音在提醒着我们,要看清局面和方面。谁才是汽车圈的主宰中国市场的大卖和市值的全球第一,虽然让特斯拉享受着名利双收,但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公司常驻东京的首席投资策略师NorihiroFujito却提出了不同观点。他指出,“虽然丰田和特斯拉在公司市值上发生了改变,很多人会看作为“传统车企被拥有科技属性的电动车公司颠覆”,但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仅仅因为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丰田,就认为特斯拉是一家与丰田平起平坐的公司。”没错,这便是特斯拉在一片热闹声中最该认清自己的地方。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被喜欢分类的我们划分为,传统车企和互联网车企,丰田汽车属于前者,而特斯拉是后者中的翘楚。但无论当下特斯拉是否全球市值第一,都必须承认,2019年的丰田汽车全球销量1046万辆,而特斯拉交付约为36.75万辆,丰田是特斯拉的12倍。2019年丰田净利润为1,368亿元,而特斯拉的盈利数据则仍保持为负数。虽然在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特斯拉的亏损局势正在逐步好转,结束了“烧钱时代”,但面对强劲的丰田汽车,特斯拉似乎只是刚毕业的“小学生”。丰田汽车是行业内出名的自律,严谨,懂得自省,明白效率和市场的平衡。在丰田汽车身上具备着日本精致工业的最高成就,相比之下特斯拉更像是美国西部会端着酒杯在荒原上侃侃而谈的牛仔。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属性,却让他们在事物普遍性和矛盾性的共存着,如今的特斯拉和丰田俨然成为了汽车行业默许的两股势力。很多时候,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因为疫情影响,丰田汽车遭受了避之不及的打击。早前丰田汽车下调了2020年财年利润目标,丰田预估其全球汽车销量将下滑至890万辆。截至2021年3月,丰田财年营业利润目标下调为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9亿元),且是必须达成的最低目标。也许马斯克也不曾想过,在2月便复工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会为特斯拉创造出如此大规模的销量,相比之下,当初马斯克的激进却赌赢了在国内市场的机会。只能说,如今特斯拉一切的优势都是时局的恰到好处。在这样的时局下,一直被诟病的特斯拉终于也被资本市场看好,而它一直秉承的智能科技与创造力正在为其不断的“加官晋爵”。近日,马斯克表示,“7月1日之后,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的价格将上涨1000美元。在7月1日前,在特斯拉的APP内购买基本的自动驾驶功能的费用将降至2000美元。”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上调自动驾驶价格。而对于上调价格特斯拉AI负责人承认,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做法比业内大多数公司更难。他还表示,这是扩大规模的唯一途径。这次的解释竟然没有迎来太多的反对意见,用户们似乎将其默认为特斯拉为更完善的自动驾驶一直努力着,而价格上涨也说明了更加安全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即将诞生,这是一件好事。大家似乎对于特斯拉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这种偏于正面的导向或许是证券公司很愿意看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分析师看好特斯拉,在资本家的眼中,如今的特斯拉已经具备了长期的竞争力。而在韦德布什证券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看涨特斯拉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会将特斯拉目标价上调至1000美元,并称其股价可能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如今,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相信,特斯拉会和当年的苹果手机一样的出色和惊艳。正如马斯克所说,他想要的是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而非一款车型。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特斯拉无疑是颠覆的,但不要忘记了丰田这类“前辈级别”的车企们在谨慎之后所作出的决定也是巨大且深刻的,毕竟对于他们而言,特斯拉所拥有的智能和创新,也许只是他们布局之下的一个部分,但这些却是特斯拉的全部。这场游戏的精彩之处在于,谁也不能预测未来,只能一路前往追赶自己。文/芝士先生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微信:zxce87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