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台服的朋友指点下WLK术士副业问题!
拉萨怎么找副业富豪需要什么条件
副业,建议用炼金裁缝,如果没G,那就采药炼金,自给自足,开了WLK炼金的药剂开荒必备,非常赚,而FM赚得太少了,再说谁会平白无故拆自己DKP拿到的装备呢,被盗号的话,材料无法找回,还是不合适,工程的话,G会花较多,如果侏儒SS的话,还是好点的,还有,WLK中最强力的工具——侏儒军刀,基本取代了其他,AH也能卖好价钱
一个小朋友问一位富翁说:「叔叔,你为什么这么有钱?」
富翁摸摸小朋友的头道:「小时候,我爸给了我一个苹果,我卖掉它,再想方法用低价买了两个苹果,后来我又这样赚了四个苹果。」
小朋友若有所思地说:「哦…叔叔,我好像懂了。」
富翁说:「小朋友你懂个屁啊!后来我爸死了,我继承了他全部的财产,这才是我富裕的真相。」
所以,给创业者提个醒,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都经过了精致的包装,很多重要的事实都不会告诉你。
就好比
比尔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笔大生意;
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当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而且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也不会告诉你他的老婆是多少的有钱,他的成功有很大原因是靠老婆,老婆的外家有钱;
王石的那些自传更不会告诉你,他的前老丈人是当年的广东省委副书记;
的任正非不会告诉你其岳父曾任四川省副省长;
马化腾不会告诉你他的父亲是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
所以,积累第一桶金的时间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财富自由的时间!这才是很多事情的真相!!想要成为有钱人,那么积累第一桶金的时间和过程非常重要。
富二代比穷二代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富二代的父母都是富人,他们有着富人的思维,在孩子创业和选择的道路上,他们总是会给予孩子正确的指示。
而穷人的家庭给予孩子的教育常常非常保守,并且无法给出致富的正确指示,相反,还有可能进行施压和劝阻。所以富人的孩子比穷人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第二,富二代的拥有第一桶金的时间比穷人家庭的孩子早10~20年,这就意味着在别人20~30岁就开始打拼的时候,你还在积累财富。当你积累到足够财富的时候,往往年纪已经达到了30~40岁,甚至更久,这个时候,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富人的家庭更注重子女的教育,在10~20岁的时候,他们就会用钱砸出孩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以及处理应对外界危险和实物的能力。
但是穷人的家庭把大部分的财力都用于生活上,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相对较弱,造成了孩子未来想要逆袭就得靠自己,但是真正靠自己学习,靠自己积累经验的难度非常大,失败率较高,并且时间过晚。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
如果你想要有钱,那么你得不从众,谁赚不了钱,你就别听谁的话,包括你的父母。
其次,一定要现在,马上开始学习,多读那些成功人士的书籍,多去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不要为了钱工作,要在20~30岁的时间积累足够的经验和知识。
最后,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在20~30岁的时候,是赚不到钱的,你要积累第一桶金,赚知识,赚经验。然后在30~40岁的时候,通过积累的第一桶金,以及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去做能够提升自己,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和投资。
这才是你能够改变自己的唯一途径。
如果你只顾眼前利益,瞻前顾后,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并且还在为别人打工,停留在一份毫无发展空间的工作上,那是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
记住,水不动就是废水,人不动就是废人!不要在一个安逸的地方待太久,会磨练掉你的志气。如果你真的没有办法立刻离开现在的工作和目前的收入,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培养一份副业,甚至一份“其他收入”开始!
一瓶水,在超市的价格只有2元,但是在辛巴克里就是20元,在沙漠里就是2000元,甚至2万元;人也一样,如果你在一个岗位里几年都没有获得薪资提升了,那么不要怀疑,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岗位的问题。就好比,计算让马云来做你现在的事,他也只能拿到你现在的工资,甚至不如你。所以,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跳槽”中成长的。当你没有了动力,没有了提升空间的时候,你就该考虑下一步如何“跳槽”了!!
退休的迷茫
退休,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一种权利,到点下岗,卸甲归田,这是非常自然的事。对于退休,许多在岗的特别是中青年,那是非常向往的,因为他们认为在单位要被领导管,确实不自由。在他们眼里,退休人员就是“三无人员”,即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凡是自己说了算,想干啥就干啥,还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这样看来,退休,对于有工作单位的人来说,不向往都不行。
最近几年,我们小区里退休人员逐渐多了起来,有时会看到退休人员会三五成群,但当你接近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对退休后的生活并不满意,也不知道每天想干啥能干啥会干啥,所以他们觉得非常迷茫。
我的一个邻居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五年前退休,机关工作,在位时发号施令,退休后却整天要听从老伴直接指挥,这无论在精神上、地位上还是价值上,觉得这日子完全不是中青年所向往的退休生活。怎么办?于是他努力地重新找了一份工作,通过兼职打发时间。我记得他持续干了两年,最终被我鼓动得下定决心放手不再干了。我曾和他开玩笑说,每月对方给你的劳务费,够不够你每天从家里到新单位来回开车的油费?他自豪地说,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找到存在感。不过,我看他还是非常不适,天气好的时候几乎就在楼下找个地方坐下来刷手机,最后是腰不好脖子不好,还有是眼睛也不好。如此难受,确实不该退休。
另一个邻居与他的情况基本相同。他明年初退休,单位让提前几个月在家开始进入退休模式,以适应新生活,但他总觉得应该上好最后一班。因此,尽管单位让他提前模拟退休,但他仍然时不时地往单位跑,哪怕转悠一下也行,如同婴儿断奶,怎么一下子就改变生活规律了呢。前天晚上我路过小区边上的小河,发现一个人就坐在河边的椅子上,凄凉得很,独自低头在刷手机,我问,不是因为退休而想不开吧?这条小河水深不足以解决你的迷茫问题。听后他大笑,便说,一时真太不适应。
我发现小区里的一些退休人员,退休生活大概有那么几类情况:一类是出门旅游。自驾也好,搭乘高铁也好,在季节较好的月份,他们处于东奔西跑的状态,强迫自己自由自然。曾经有人约我同道出行,我说谢谢盛邀,因为我不太喜欢旅游,总觉得金窝银窝就是没有我自家的草窝来得舒适。另一类是主动下厨。貌似像我这样的人。下厨这活,许多人貌似不太喜欢,而我就喜欢有空在厨房里瞎折腾,比如,早餐后去菜场选菜,回来整理好放进冰箱保鲜,需要时就拿出来做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品尝品尝,或许从中还会发现自己的厨艺有改进提升的空间,我看乐趣就在其中。再一类是到处串门。能串门到一起的大都是兄弟亲同事情的那几位,偶尔找个地方喝上几杯再在小区门口说了一阵酒话,逗逗闲着没事的退休老头老太们。这类人大都没有任何目的性,只是顺其自然走下去。
我退休时,单位的同事觉觉非常突然。我是按法律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上班到最后一天,而且最后一天也是如常准时下班的。单位的一些同事在我退休后的第一天没看到我的身影,也没听到我的声音,就想跑到我办公室去确认我去哪里了。看到我的办公室是紧闭的,于是,起初那几天我的手机铃声不断,单位的同事问我什么时候到单位,他们根本没想到我已经成了退休老头。
退休后,我也迷茫一阵子。想好在退休后自驾三个方向奔赴远方,顺便看看我的老战友、老同学和曾经教过的学生们,但我的兴趣突然消失了,至今都没有兑现。我记得第一年,除了以专家的身份参加各类受邀的专家会议,最远的有新疆的还有拉萨的,但这些地方我真的不想去,所以都谢绝了。这几年我只是把南到广东、北到辽宁、西到河南、东到上海这个圈内作为我退休后的“作战半径”,心想这既可完成会议任务,又可顺路在目的城市“东张西望”一下,据说这样的旅行方式很好,因为交通费用可以报销,同时在会议上还能结识一些新朋友,组建个微信群,还可有事没事问候几句,这似乎还是让人向往的。除了这些,那就是看书阅读,第一年我在市图书馆借阅了近百本书,上到高能物理,下到地摊经济,这些书在工作期间是根本没有时间静心阅读的。不过现在著书立传似乎非常方便,出版社认为,只要你有书稿,没有政治性问题,个人又能承担出版费用,那就可以开印,于是带出来的问题就是书稿的质量层次非常不齐,有的书翻过算过,无细研价值,内容不新、文字不通、逻辑不顺的书还真不少。有一位文科博士出生的人,早年在我这里申请过课题,相互比较熟悉。他知道我退休了就来电说,他出了一本书,是有关金融方面的,要赠我,约我去他那儿坐坐,同时要我给他的书指点指点。我打开首页,我就对他说,此书暂时不便赠送,否则会影响到你大博士的光辉形象的。我说,第一行字就有点问题,不仅是文句问题,还有文字问题。他说,那你帮我修改修改,我说那是需要辛苦费的,就这样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彻底修改了书稿。他知道我对文稿还是有点讲究的,以前单位书稿在人民出版社出版,通常我这条线上的书稿都由我审稿,我审过的文稿几乎不需要出版社再修改和再调整。
人的一辈子很短,退休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还是需要把握方向,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要不然,你会无所事事。娱乐、旅游、串门、阅读、撰文,这些事,只能当作退休后的副业,而主业还是要学会下厨,这是生存的基本功,还能方便自己弄点可口的食物,要不然,某年某日时,谁给你弄好吃的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