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李双双
刘大脑袋怎么找副业养王八的刘长庚(一)
李双双是河南省某一个山区人民公社的社员。一天,她和彦芳嫂、桂英等在村边小河旁洗衣裳。
李双双的丈夫孙喜旺从修堰工地回来,走到河边,顺手脱下身上的脏衣服递给李双双,李双双接过来就洗。
喜旺得意地走了。二春追上来说:“喜旺哥,俺嫂子可真不错,待你多周到。”喜旺更加开心,他向二春夸耀自己:“我们从来就是这样,我说一她不能说二,当个男子汉降不住老婆还行啊!
二春可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这是嫂子待人好。喜旺笑笑说:“这 你就不懂哪!再好的骡子,也要看赶车的会不会练。”他说着指指脚上穿的鞋:“都是这一双刚穿白,新的就做出来了。
喜旺和二春等来到了生产队的农具保管室收拾农具,忽然一个孩子跑来,喊道:“喜旺叔,我婶子在和孙有婆吵架,吵得可凶啦!”喜旺吃了一惊,急忙向村内跑去。
原来双双和彦芳嫂等洗好衣裳回家,路上碰见孙有婆拿了队里的桶板,双双上前拦住了她。孙有婆气得拍膝舞掌地和她吵起来:“你这个小媳妇太厉害了,我拾一把木柴,你给我挡住!
大家都认为双双说得对,做得对。孙有婆还要强词夺理:“一街两行打听打听,看我是那一号人不是!”双双说:“嗯!你人缘老好,我是见公家的东西手长一点,见劳动手短一点。”她因为说得开心,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
正在双方越吵越凶的时候,喜旺和孙有都赶到了。孙有自知理亏,就拉着自己的老婆,要她回家;喜旺对双双顿着脚:“你少说一句行不行!这点桶板算得了什么!
双双想不到喜旺竟说出这样的话来,她更火了,对着丈夫就吵:“照你说可好啦!都像她这样,公共财产要不要了?”喜旺说:“你管人家,你算什么?”双双瞪他一眼:“我?公社的社员!
双双说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洗衣篮子往喜旺手里一塞,抱着那捆桶板就往队部走去。
双双从队部出来,一路上和彦芳嫂扯着闲话。双双说:“我听说这 条水渠修成,咱们队里就都要变成水浇地啦!”彦芳嫂说:“嗯!听说 水渠还要经过咱村,以后洗衣服可方便了!
他们走到双双家大门口。双双说水利工地人手少,可妇女在家里却闷得慌,想上工地开渠去。孙有的女儿桂英跑过来,对双双说:“我也想去,咱们一道去,好吗?”
桂英怕双双生她妈妈的气,就向双双打招呼,说她妈妈是小见识,贪小便宜,要双双不要记仇。双双说:“我这个人才不会记仇呢!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两人咯咯地笑了起来。
正笑着,二春来了,双双要求二春带她们上水渠工地去。二春惊奇地看着她们,说: “你们哪!只能带带孩子,伺候伺候男人。你们能打夯?能抬石头吗?”
双双见二春看不起她们,想和二春开玩笑,就对妇女说: “这小子门缝里看人。来,咱们来打打他的夯。”几个妇女一拥而上,举起二春打夯来,只有桂英心疼地喊着: “帽子踩坏了,帽子踩坏了!”
妇女们一松手,二春拾起帽子就跑了。双双指着桂英说:“看你这个丫头,还没过门,胳膊肘可往外扭了!”桂英害羞地掉头就跑。
工地上,老支书孙进领着大伙在河水中修堰,他正在为人手不够发愁时,双双领着一群妇女赶来了。小伙子们都惊讶地看着她们。
不少修渠的人都瞧不起她们,小伙子对她们说着风凉话,二春故意挑逗双双:“喜旺嫂子,你敢下水不?”双双惹得兴起,把鞋子一脱,裤脚一挽,就跳了下去,小伙子们一齐拍手叫好。
喜旺在渠口那边干活,听见人声喧闹,掉头一看,发现双双正和二春在抬石头,他很不满意。
一下工,喜旺生气地先跑回家去,看到大门锁着,门上有粉笔写的几行字。喜旺看了以后,更是闷气,把门开下来,进了屋躺在床上。
双双和彦芳嫂、桂英等也从工地下工回来了。二春赶过来夸奖双双好,双双开玩笑地说:“你留两句和你对象说吧!”桂英想听他们究竟怎么说,悄悄走到双双背后。
只听二春继续说:“咱是个庄稼人,能找到吗?”双双说:“庄稼 人怎样,谁不吃粮食。我看你······就找她。”说着一把抓住桂英,哈哈大笑。
桂英羞的溜走了。双双说:“小伙子!放心,嫂子帮你的忙。”二春高兴地说:“先谢谢你嫂子。
双双从四婶家接女儿小菊回来,见喜旺躺在床上,煤火没扎,锅里也没放水,就埋怨他说:“我还只当你没有回来,你既回来了,怎么不先把煤火扎开,先添上锅也快一点呀!
喜旺听了双双的话,更加生气:“我不能开这个规矩,我要给你做饭,将来还要我给你洗尿布哩!”双双擀着面说:“那你得看人忙闲,我忙得这样子,你没有长眼?
喜旺怪双双去劳动又得不到工分。双双气得大声说:“都像你这种 思想,活都不用干了,将来打的粮食你别往嘴里塞。”喜旺却说:“你 说不叫吃就行啦?就这样你还得做给我吃。
双双气得把刀往桌子上一摔说:“吃!你吃不成,我偏不给你做。她说着走过去,坐在门槛上擦眼泪。喜旺却装得像没事人一样,说:“我自己会下,这点面条够我吃的了。”说着把切好的面条下在锅里。
喜旺又找了两瓣蒜放在蒜臼里捣得乱响,走到双双背后说:“吃 顿捞面条!吃顿捞面条!”双双猛地站起来,狠狠地在喜旺背上打了两拳:“你吃不成!
喜旺扭回头,正要脱鞋子打双双,却不防被双双推了一跤,双双忍不住笑起来。
喜旺从地上爬起来,嚷着:“好!好······”他正想还手,却被双双拉着他要去找老支书评理,喜旺自知理短,急忙挣脱。
喜旺说着就溜出了大门,把门反关上。双双从里边把门上了拴,喜旺推了推,推不动,心想面条吃不成了,就从口袋里摸出半块馍,嚼着走了。
晚上,喜旺气得到邻居家去了,双双独自坐在桌旁想心思。彦芳嫂进来,知道她还在生喜旺的气,就说:“你还是不理人家吗?”双双说:“我十辈子不理他,也不想他。”彦芳嫂大笑起来。
她们笑得太响,小菊在床上翻了个身。双双坐到床边哄着孩子,轻轻地说:“白天和他吵了一架,倒叫我在想,如今劳力这么缺,可咱们却窝在家里。”彦芳嫂说她的婆婆也反对她上工,说这没功没利。
桂英在门外偷听,听到这里,就笑着走进来说:“俺妈和你婆婆一样,也是那样吵我。”双双听了,觉得妇女出勤少,与工分记得马虎有关。她们都同意双双的意见。
双双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咱们写张大字报,把这意见提出来,老支书不是要大家献计吗?”说着,就动手写了起来。
双双把大字报贴在山墙上,上面写着:“夏收罢,放下镰,妇女在家好清闲。修渠种地劳力少,都因干部怕麻烦,工分记得太马虎,不知谁是记工员。希望认真把分记,妇女能顶半个天。
群众看了大字报议论纷纷,都说双双提得对。刚从公社里来的刘书记说:“这张大字报写得好,我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们说是不是?”彦芳嫂说:“我们以前工分也记得很认真,生产一忙,就马虎“
老支书向刘书记介绍说,李双双是一个热爱集体、大公无私、心直口快的小媳妇。她爹扛了一辈子长工,是个赤贫户。她的丈夫喜旺是兽医孙拴家的孩子,也是贫农。
这时,喜旺来了。大家都问他这张大字报是不是他老婆写的。喜旺吃了一惊,紧张地擦着汗,对老支书说:“进叔,这张大字报是俺屋里人写的。俺那做饭的是个直性子,有嘴没心,你们别和他一般见识。说着伸手要撕那张大字报。
刘书记忙拦住喜旺,说:“这意见太好了,我还要带回去研究哩!”老支书也指着喜旺说:“我看双双比你懂事,以后要改改你那老习惯,怎么老叫她“娘们”、“屋里人”、“做饭的”。”大家一阵哄笑。
喜旺想不到双双还有这一手,回到家里就帮助双双递木柴,然后又搬了条凳子,和双双对面坐着,说:“小菊她妈,你不简单哪,你写的大字报,刘书记说你这个意见高明得很。”
双双心里一阵高兴,可喜旺又说,今后别编这些顺口溜了,免得得罪别人。双双不同意,她说:“有党领导,怕什么!你呀,掉个灰星也怕打破头。”说着递了一个饼给喜旺。
队委会研究了双双的意见后,召开了群众大会。老支书在会上讲了评工记分的意义,要大家选一个大公无私的记工员。孙有站起来推荐喜旺,说喜旺家老几辈从没和别人吵过嘴,当记工员准行。不少群众都附和孙有的意见。
喜旺大出乎意外。他煞有介事的走到中间说:“刚才大家选我,是大家看得起我,可我不会写洋码字,不会打算盘,干不了。”双双站起来反驳他,说他会算账,也会写洋码字。
彦芳嫂提议,说喜旺不愿当记工员,就选双双。喜旺听了忙说:“什么!叫他当啊!那······我还比她强一点。”大家哄笑起来。
喜旺回到家,一屁股坐在床上,拍拍脑袋,长长出了一口气:“唉!浑身都零散了,别看笔杆小,拿起来比锄把子还重。”双双不服地说:“我写过字,要我当记工员绝不象你这样哼呀哈呀的!”
喜旺又怪双双不该帮他揽来这个活儿,说当记工员会得罪人。双双说:“那有什么,他干多少活,你记多少分嘛!你呀,今后不能再做老好人,要大公无私给群众办事。”
喜旺到床旁边翻着书,紧靠双双坐下来说:“小菊他妈,我看这本书上,记得好像上边写着,记工分是按劳······对!按劳分配,我听人家说这是列宁说的。”双双说:“不是,是马克思说的。”
喜旺当上了记工员后,认真给大家记工分,出勤率更高了。这天,喜旺和孙有等人分派到麦田施肥。孙有觉得包这个活儿吃了亏,副队长金樵看看喜旺说:“记工员在这儿,给大家再另加几分工。
这时大路上开来一辆空卡车,金樵见司机是熟人,忙和他打招呼,孙有乘机小声对金樵说:“叫他给咱们协作协作呗!”金樵准备上前试试看。
金樵请小王拉两趟,说这也是支援农业。小王见时间还早,就答应了。金樵他们将粪挑到田内,由于赶时间,撒得很不匀,孙有还得意地说:“这个工可真包得巧。
这天,双双、桂英、彦芳嫂妇女分派到棉花田整枝。收工后,大家坐在田头评工分,评到金樵的老婆大凤时,双双不同意给她五分,说她只图快,不顾质量。大凤生气地站起来就走,说:“没有工分我也不怕,反正有饭吃!
大家不欢而散。双双留下来,重新收拾大凤整枝的一块棉田。
双双回来,走过麦茬地,碰到老耿伯在犁地。老耿伯生气地说:“双双!你看地里粪,一堆一堆的。这像做活的样子吗?”双双听了,问是谁撒的粪。老耿伯说:“谁!你到家就知道了。”
双双回到家里,喜旺已经做好面条,和小菊吃起来了。双双问他,为什么今天下工这么早,喜旺就把小王帮助拉粪的事说了。
双双这才知道,原来老耿伯犁的那块地里的肥料,是喜旺他们撒的。双双气得饭也没有吃,跑到里间拿起笔来就写:“有些社员不太 好,工分牵着鼻子跑,不讲质量只图快,干活投机来取巧···
喜旺走过来央求说:“别贴大字报了,这里也有我的,你要嫌工分少,我给你几分。”双双气愤地拿着大字报就往外走,说:“我又不是为了几个工分。既有你在内,我找老支书告你的状。
双双没有找到老支书,又到公社找刘书记。把群众怎么拥护评工记分,但有人为了工分,不顾质量的事说了出来,她说着掏出那张大字报。刘书记一看,这里边有孙有、金樵、孙喜旺。
刘书记问双双,要保证干活质量,是不是可以加强责任制,把任务包死。双双高兴地说:“这个好,谁纺的纱还要谁织布。”
老支书回来,领着大家到麦茬地里开了个现场会,孙有、金樵、喜旺受到了批评,闷着头蹲在地上。老支书说,今后一定推行责任制,反对投机取巧。他还提议要双双当妇女队长,大家一致赞成。
散会后,喜旺、孙有到金樵家里喝酒,喜旺只是向金樵打招呼,说双双有嘴无心,不要和她一般见识。金樵倒没有什么,孙有却火上加油地对喜旺说:“你那老婆再不管,她要爬到你头上了。”
喜旺喝得糊里糊涂的,听了孙有的话,决心要管好双双。她回到家里,假装收拾行李,对双双说:“我到运输队赶大车去,咱们以后井水不犯河水,你把人得罪完了,与我无关·····.”
双双夺过包袱,深情地看着喜旺说:“我当队长了,多需要你的帮助,我不能让你走。”她说着哭了,把头伏在喜旺的身上。喜旺说:“你不要我走可以,咱们得立几条规矩。”
喜旺向双双提了三个条件:一、嘴不能太快,该说的得先考虑考虑;二、不是生产上的事别管。这两条双双算勉强同意。喜旺又说:”你做事放人情一点,少给干部提意见·····.”双双听到这里,愤怒地捧起包袱向喜旺摔走。
喜旺楞了半天,知道自己这一套不行,慢腾腾地说:“你何必生那么大气?就算两条,那条算我没有说。”说着,把包袱又放回柜子里。
晚上,正好二夹弦剧团到龙驹镇演戏,喜旺陪着双双,和社员们一道去看戏。二春走过来问双双看见桂英没有,双双忙用手示意。
二春追上桂英,两人低低地谈了起来。二春对桂英说:“你爹为工 分的事,你知道不知道?”桂英为难地说:“怎么不知道,可我..”
二春批评桂英在家里不能对爹妈进行帮助,在会上也不提意见,太落后了。桂英气得扭头跑了。
龙驹镇广场上,二夹弦剧团正演出“赶女婿”。桂英气呼呼地坐在人群中,二春想向桂英解释几句,但又不好意思喊她,只得在她旁边转来转去,桂英却故意不理他。
二春很窘,只好向人群外走去,突然听金樵正和孙有夫妇谈话。只听金樵说: “婶子,这就是小王,在城里当司机,这女婿不错吧!”
二春知道金樵在帮桂英做媒,苦闷地坐在大树下。这时喜旺走来,问他为什么不去看戏。二春勉强笑了笑说:“喜旺哥,你说一个人要真对你好,他会怎么样?”喜旺说:“那就吃喝不分你我,烟酒不分家。
二春说他问的是女人,喜旺说:“噢!怨你没有说清楚。这有各种各样的。譬如你嫂子,你别看我们常吵架,可她心里对我好,她有时批评我,就是对我有点意思。现在你别看她当了队长,还得听我的···...”二春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队委召开会议,讨论困难户的救济问题。双双和喜旺都去参加。他们讨论到最后,副队长金樵提议也商量一下干部的救济问题。双双问他,干部不是有因工补贴工分吗?
大家沉默了很久,会计说:”没人说我先说,有些干部家里确实有困难。像喜旺哥家里,双双嫂子也当了队长了,肯定要影响一点····..”没等他说完,双双冲口而出说:“我们家不要,当了干部也得干活,也误不了工。
会计又提出了金樵,说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应该救济几百分。喜旺暗示双双不要讲。双双不理他说:“金樵不应再领救济工分,他锄把子都不想摸,拖着两个膀子来回转,当然挣不了工分。
双双说社会救济的是鳏寡孤独,或者孩子多的,干部不能特殊,否则群众就会指着咱们脊梁说话。她举出老进叔是正队长,又是党支书,可是没有误过多少工。金樵生气地说:“算了算了,你别给我上大课。”喜旺也气得一甩袖子跑了。
一天,双双做完工回来,看见床上被子少了一条,枕头少了一个,不禁吃了一惊:“难道喜旺真走了?”
双双到处找喜旺,赶到村头,看见喜旺、孙有、金樵赶着三辆大车走出村子。她喊喜旺回来,喜旺不理。双双伤心得落下了眼泪。
老支书走来,看见双双哭了,就告诉她,喜旺他们去搞副业,也可以增加队里收入,是他批准的。劝她要以公事为重。双双止住了泪,问老支书:“对干部救济的事,到底哪一个对。
老支书对她说:“你在队委上会上提的意见很对,我们在公社党委也研究这个事,以后干部参加劳动要形成制度,你看看,你这个意见又提对了。”双双非常感动地说:“可真的呀,老进叔!
双双听了老支书的话,振作起来,当晚她跑到金樵家来。大凤瞪她一眼说:“你来干什么?把我男人赶走了还不甘心!”双双摇摇头,轻声地说:“我看看你。我家小菊她爸爸也走了!
双双看见针线筐里的婴儿鞋帮,知道大凤怀了孕,就问这问那,体贴地说:“不用怕,我比你有经验,我来照应你。”在双双的体贴关怀下,大凤满脸泪痕地看了看双双,伏在双双怀中。
大凤激动地说:“都是我不对,看见农活不会做,就怕上工。”双双说:“以后我教你,我包你会。”大凤更加高兴,说她明天一定上工。
一天,双双在路上碰到桂英。桂英拉住双双,说她妈不愿她留在农村,替她在城里找了对象,并且今天就要来相亲了,要双双快替她想想办法。双双问她和二春的事怎么了,桂英含羞不答。
双双说:“怎么,你现在还拿不定主意呀!”桂英慌忙说:“我留 在农村,是为了参加农业生产,也不单是为了二春。”说着催双双快到村头去等她妈替她找的对象,对他说明情况。
双双笑笑走向村头,见一个青年迎面走来,向双双打听孙有的家在哪里住。双双一猜装是他,就说:“你是来相亲的吧?”小王红着脸:“嗳!嗳!我们城里叫谈恋爱。
双双告诉小王:“桂英叫我来转告你,她已经在村上找到了对象······。”小王很是懊丧,叹口气说:“我真不知道,人家既然有了对象,金樵为什么又给我介绍呢?”
双双正要回家,迎面看见大路上来了两辆大车,车上正是喜旺、孙有他们。原来孙有听说女婿今天要来相亲,急急忙忙和喜旺等赶回来了。
喜旺见了双双,下了车想说话,又放不下架子,拿起被子要往饲养室跑。双双紧走几步,一把夺下被子,向家里走去。喜旺只好慢慢地跟着走了。
孙有婆打扮得整整齐齐,忙着迎接新女婿,谁知等了半天,不见人来。一打听,才知道双双把小王打发走了。
这下可把孙有婆气坏了,她急匆匆赶到喜旺家,指着双双骂起来:“你是妇女队长,管不着这些家务事,拆散人家婚姻是坏良心哪·····.”双双心平气和地解释说:“大婶,你家桂英已经有了对象了,是桂英要我去告诉他的呀!
喜旺看到双双又得罪人,怒从心上起,夺过双双手里被子包裹又走了。孙有夫妇和金樵也没趣地走了。
喜旺在马棚里睡了一夜。清晨,他和金樵、孙有等赶着三辆大车又出去了。走到半路,别村社员看见他们的车空着,请他们大帮着把西瓜带到城里,给他们一分钱一斤运费。孙有见有利可图,就满口答应了。
他们把西瓜拉到城里,拿了三十元多运费。孙有主张先到饭馆子吃一顿,多余的钱就分了,不舍得回去报帐。金樵完全同意。喜旺认为不合适就没有拿,但也没有阻止。
喜旺又走了,这次双双没有气馁,积极带领妇女们劳动,耐心教大凤干农活。这时,她们看见二春替社里买了三匹马回来,都说今年秋收有办法了。
二春将三匹马交给了饲养员,又匆匆来到棉田里找双双,说桂英总是不理他,请双双帮忙。双双教二春如何去对桂英讲,二春一本正经地掏出本子就记。
二春听了双双的话,忙去找桂英,口吃地说:“我·····我想跟你说 说话。”桂英装着没事似地说:“你说呗!
二春想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突然想起双双话说:们相互帮助。”说着抢过担子就跑。
二春和桂英的事总算成功了。这天,二春特地到城里买了几本书,准备送给桂英,在马车运输站门口遇到了喜旺。二春告诉喜旺,今年庄稼长得很好,出勤率很高,连大凤、孙有婆都劳动得很好。
喜旺悄悄地问:“二春,你嫂子近来家里没有和人家惹事吧?二春说:“嗨,惹什么事,要不是双双嫂子泥里水里领着妇女们干,庄稼能长这么好?”喜旺很是高兴。
喜旺等回到村内,卸了大车,金樵和孙有都回家去了,只有喜旺独自坐着抽烟。老耿伯见他还不回去,就责怪他说:“你上哪儿去找这么一个老婆,工分给你挣了一大堆,村里人没个说她不好的。还不快回去!
双双听说喜旺回来了,忙从田里赶回来,只见喜旺抡着大斧在劈木柴。
喜旺见双双在家生产搞得很好,心里十分惭愧,就把金樵、孙有如何给人家运西瓜,贪污了三十元的事说了,最后还得意地说:“双双,这回我可没有沾边呀!”双双气愤地推开喜旺说:“你没有要难道就算了?
双双又说:“咱们人民公社是集体生产,一根草都有大伙儿的汗珠子,要大家爱护····..”谁知喜旺站起来就往外走。
双双以为喜旺又生气出去赶大车了,就到处寻找,一直找到老支书家里,也不见喜旺,急得她流下泪来。
老支书陪着双双去找喜旺,见人们围着大家报议论纷纷,那张大字报上写道:“孙有大叔金樵弟,喜旺我今天不客气,路上运瓜那个事,我按理不能来包庇。你们要是不坦白,我定要来揭发你。”下面签名孙喜旺。双双高兴地笑了。
双双、老支书等人,来到金樵家。喜旺正在用双双批评他的一番话,批评金樵。他最后说:“你看人家娘们······,不女同志,在家里把庄稼种得多好!咱们在外边搞的什么名堂!心里不亏吗?”
金椎站起来,沉痛地说:“你批评得对,你是真正在帮助我。老支书走到他们两人跟前,拍拍他们的肩膀:能够认识到错就对了,这就是进步。搞好生产这一点很重要。当干部更多要为集体着想才行。双双含着喜悦的眼泪看着他。
双双和喜旺和好了,感情越发深了。双双上城里去添置衣裳,喜旺躺在村外的大树下等着她。二春、桂英走来说:“你们俩也真像在谈恋爱。”喜旺哈哈笑起来,说: “对,你们是先恋爱后结婚,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

文/老喻

刘长庚退伍了,在落叶飘零的秋天里悄悄的回到了老家。

当了五年兵的刘长庚退伍了,很多人认为他可以转自愿兵的,转了自愿兵就是干部了。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他还是选择了退伍回家。

那时侯是农村户口的人,想成为吃商品粮的,当兵提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那时候农村的当兵去的最多,抢着去。总想多找一个出路,当时转业是包分配工作的。

他回来时带了两千多块补助,因为户口是农村的,还是回到农村种田。本来大队里让他去当民兵连长,他觉得没意思,就没有去!

说了也惭愧,当兵五年,其实就在空军后勤基地养了三年的鱼。当时候部队还是可以搞副业,有自己的农场,可以种菜、养鱼、养猪!

刚入伍,连长看他人比较老实,喜欢他。准备好好培养他一下,开始让他当自己通讯员,后来看他的文化实在太低(中学没毕业)就把他派到班里当班长去了,入了党,也是给他当了两年通讯员一个交代。

到了第三年的时候,换了连长和指导员,新来的指导员,看他的确太老实,但不适合带兵。加上部队要改革,要骄兵强将,就把他分配到后勤。

基地有几百亩的鱼塘,有一个当了八年的老兵,吃苦耐劳,在那里负责,带了几个新兵在那里养鱼。

他去了以后,超期服役的老兵用了一年的时间教会了他怎么看水色,养鱼。第九年的时候,在转自愿兵无果的情况下,怅然若失的离开了部队!

刘长庚就开始做了负责人,班长的职务,领排长的津贴。带领着三个新兵,大部分时间,都是割草喂鱼。一天只搞一两个小时的训练,如其说是在当兵,还不如说是在上班,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在送走的两批老兵以后,指导员给他申请了一个三等功,刘长庚就申请退伍了。从18岁那年戴上大红花,风风光光的坐上了军车离开家,到现在默默的回到老家,看着老家的大山,心中默然,一切又仿佛回到了起点!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看到家乡的鱼塘没人承包,一口气承包了十亩,准备重操旧业,养鱼卖钱。

和一个健壮的邻村姑娘结婚了,有了一女一子,两个孩子。

长庚一边种田一边养鱼,能吃苦,又会技术。几年下来,也攒了几万块钱,小日子也不错,幸福的日子就这么过了一天又一天!

有一天,有个养殖大户刘老板,跑到这里跟他喝酒。喝完酒以后,跟他说了一件事。淡水鱼两块钱一斤,不值钱。养就养王八。洪湖那边的有一家,专门养甲鱼的,二十多块钱一斤,卖一次就是几千元!那才叫养殖业,我们这是小打小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长庚的心动了,就老婆商量,鱼卖了,全部养王八。他老婆担心他养不好,他说这很容易,养王八和养鱼差不多,信心满满!

军人作风是说干就干。听收音机里面地址,去到武汉东西湖,花三千块钱,买了一批王八蛋,放在浅水里,用泥巴敷住,准备等着小王八出世。

左等右等,只有一半的王八蛋孵出了小王八,卖王八蛋的人真的是王八蛋,一半都是没有受精的,假的蛋。又不懂,你也看不出来!

刘长庚也不知道甲鱼喂什么,就认为象喂鱼一样就可以了,其实,甲鱼是吃肉的杂食动物。开始,长庚看到王八长势还不错,总是看见许多尖尖的脑袋上来换气,波光粼粼中,幻想到到了今年的好收成,不由得都笑了!

到了夏天,要灌溉农田,池塘的水位就不够了。

天气炎热,水又不够,王八长期没吃不饱,终于在一个炎热的晚上,池塘里的王八的全部越狱了。一晚上顺着田沟爬了几里路,逃到了一个大水库里,消失在茫茫的水面下!

长庚几天都没看见甲鱼露头,感觉不妙,下水一摸,没有摸到。借来抽水机抽干水塘,一个王八都没有了,当时就蒙了。

几千块钱,一年的心血投入,全部打了水漂!

眼看着快过年了,只好把家里的稻子挑了一担,拿到街上卖了,买了一些年货过年。

到第二年刚开春,刘长庚又要去武汉买王八蛋。没有钱,只好把家里的粮食拉出去卖。当拉第三车时,他老婆拦住了他:你再卖,我们的小孩儿就吃不饱了,还剩几百斤粮食了……

长庚更无语,去找了自己的战友,借了些块钱,凑了五千块,又去了武汉。

在武汉多待了一天,又去了洪山书店买了几本养王八的书,带着书,蛋,回到了老家,开始孵化。

这次蛋孵出很多,看着密密麻麻的小王八,长庚的心情舒畅,精心照顾,当儿子养了,把料拌的又细又匀。专门搭了一个棚子,住在水塘边上。

小王八一天天的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大。家里的鸡卖了,鸭也卖了,钱全部换成了饲料喂了小王八。

有一天,他的小儿子对他说:“爸爸,我们几月都没有吃过肉了,都忘了肉是什么味道。鸡也被你卖了,鸡蛋也吃不成了”

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刘长庚的心一酸,可怜的孩子!眼泪几乎落了下来。“忍一忍,到年底王八一卖,爸爸让你天天吃肉”

“真的吗,太好了!”儿子欢快的跑去告诉姐姐。

担心的夏天来了,这次刘长庚专门打了一口水井,装了抽水机供水。水塘周围铺上了塑料布,王八再也没有逃跑的事情发生。

水塘中的王八,一天一天的长大,村里面的人,路过这里,都要停下来看一看,夸一夸他,估计今年赚多少万!刘长庚心情也非常高兴,万元户是没问题吧!

一天早上,刘长庚刚刚去睡,他老婆就送早饭过来了。看见池塘边上的几个甲鱼,一点都不怕人,眼睛红红的,脖子好像变粗了很多。莫非生病了?想到这里,心里一阵发慌,赶紧叫他起来!

怕计么来什么,果然是生病了。是危险的红脖子病!

【最开始发病时,甲鱼的脖子红肿、充血。接着出现全身性水肿现象;再就是腹部有红色病斑;最后就是病斑慢慢扩散并溃烂,八王相互传染,大面积死亡】

长庚看完书上的介绍,心一下沉到谷顶,一下跳进水里,迅速抓紧了几个王八,翻过来一看,下面已经开始了溃烂了!着急的连连抓起来几个王八,几乎每个身上都有斑块!

又赶紧跳上岸,打开书找办法:肌肉注射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

甲鱼还要打针?几千只,打的过来吗?老庚一下就蒙了!呆呆地坐在地上,眼睛直愣愣的看着鱼塘。到了中午,死甲鱼出现,一只两只三只…

一个池塘,两个池塘,三个池塘……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死甲鱼,长根的老婆忍不住放声痛哭……一年的心血又没了,已经欠了别人一万多块钱,这日子还怎么过?

长庚默默地跳进池塘,把死王八全部打捞起来。有路过的村民要五块钱一个买回去吃,长根没有答应,不是嫌钱少。得病的死甲鱼是不能吃,10块钱一个也不买,这是一个党员最基本的原则。

接着,长庚就离开了家乡……

有人说他欠了别人很多钱,出去躲债去了。

有人说他去了广州捡垃圾。

还有人说他受不了打击,疯了!

过年的时候,刘长庚还是回来了,两手空空,目光深隧。

接着上门的就是收三粮四款的,没有钱给,挖了一担粮食走了。

借钱给他的亲朋好友,纷纷上门讨债。看着满脸憔悴的丈夫,长庚的妻子心软了,回到了娘家,往岳父借了两千块钱。每家给了几百块钱,答应过了年再给,才把要债的打发走。

过年的时候,刘长庚只割了二两肉,当供完祖先以后,拿下来,切了五斤萝卜,满满的煮了一大锅。让两个小孩儿饱饱的吃了一顿!

小孩子吃的直打嗝:爸爸,肉真香!

过年的新衣,是没的!

今年的冬天,好泠!好长!

此故事由真实人物改编。

第 二集
不问意义先把“硬骨头”啃下来再说
《上海百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有两个。

第一个是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赛区有三支代表队挺进八强。接下来的比赛,夺冠呼声最高的RNG俱乐部折戟,EDG也败给对手,就在IG俱乐部以3:0的势头杀进决赛,即将问鼎冠军的前夜,经理祝颂歌(小落)却对IG夺冠的意义何在产生了质疑。对此,专程从上海赶来支持备战的青熙(刺猬电竞CE0)用《浪客行》中年轻的以“天下第一剑客”为人生目标的宫本武藏挑战已至暮年缠绵病榻的柳生宗严的故事来作答。尽管武藏是在老人生病时趁虚而入,但病榻上的柳生迷迷糊糊醒来,随手就制服了这个年轻人。武藏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实力距离这个世间公认的天下第一剑客还差得太远,输得心服口服,并诚心发问:“天下无双到底是什么?”卧榻上的柳生漫不经心地回答:“天下无双,何足挂齿。”

听完故事的小落明白了青熙的用意,回望青熙说了句:“走,先去把冠军拿下来。我们有的是时间思考它的意义。”先拿下再思考意义,这句话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步入社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逐渐被瞻前顾后的意义权衡所取代,事情还没开始做患得患失的心理就窜出来了,精力都被情绪内耗掉了,到最后什么也没干成。其实,有无意义是已成事的人才有发言权的,在没成事之前所有对意义的纠结思考只是无谓的情绪内耗,还会反过来拖拽行动,让人患得患失,裹足不前。

大概在两年前,我就立志要将阅读写作发展为自己的副业,一是作为平淡生活中的精神支撑,二是富了脑袋的同时也能富了口袋,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些。按理说,有了这个目标,我这两年业余时间最主要的精力应该是义无反顾地去读去写,但现实却是我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来纠结思考该朝哪个细分方向去努力这件事了,似乎不搞清楚具体的努力方向和意义我就没办法真正地开始阅读写作,我就只能继续焦虑迷茫,忍受有力无处使的痛苦。这两年除了每天写日记,我没有为阅读写作去做一些有实质性推进的事儿。2021下半年参加读书营后,才明白原来不止实现梦想需要努力,找到梦想也同样需要拼劲全力。我原来的阅读写作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要让这个概念清晰,惟有实践。没有具体的方向,那就不要方向,管它三七二十一,把能读进去的书先读起来,能写的素材先写起来,其他的以后再说。就像南海的领土争端一时难以解决,我们国家就提出了一个特别智慧的解决方案叫“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确,现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就先搁置一旁,把宝贵的时间精力用来共同开发而非争端消耗,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来解决,总有一天会时机成熟。

对应到个人成长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困惑就是暂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困惑暂时得不到解决咱就不能努力了吗?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那就先绕过去,换条路走嘛。等到有一天咱能力具备了,能够融会贯通了,之前绕开的那条路可能不经意间就走通了。刚从学校转行到机关的前三年我过得特别煎熬,机关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因为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圆融方法,我在人际相处方面吃尽了苦头,为了融入这个环境,我作了种种努力但总是不得要领,就在去年我放弃这些努力,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身上,大大方方做自己,也把真实的自己(优缺点)展露出来时,以前处不好的那些关系竟然神奇地变融洽了。人际相处从向外求到向内求,这一条路走通,我用了近四年,其实这四年并不是我习得了多少人际相处的窍门,而是在现实的多次按地摩擦后,关注重心从外界转回自身,从端着变得真实,真实的人自己自在,别人也舒坦。

古人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行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资,而不是务虚的“意义”。立即投入行动永远大于对意义的思考,正如青熙所言:“创立公司时,我们思考过很多东西。这个时代的速度太快了,快到我们自己还没发觉,就已经突然来到新世界的大门前。是直接进去?还是想清楚意义再进去?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多想。 你不进去,就会有人先进去。总有一些道理,我们想不明白,总有一些时候,我们会怀疑自己。这样做对吗?值得吗?没有办法,我们必须带着问题,从门里走进去。进门之后,有的是时间去思考。”成事成长,头脑通透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累积,所以无需过多地追问意义,带着问题和困惑出发,以咬定青山的坚定去行动,持之以恒地做时间的朋友,总有一天会水到渠成,意义在事成的那一刻自然水落石出。

普通人常常在行动前对于意义思虑过多而延误行动,但若是能不问意义,直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去啃当下的这块“硬骨头”,很可能无意中就为自己趟出了一条路。这就是第二个给我深刻印象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为了提高英文水平,从初一开始疯狂背美国电影台词的故事。当年六年级毕业的小姑娘和一群大一大二的学生聚到刘老师家吃西瓜聊天,期间小姑娘向大哥哥大姐姐们请教如何提升英文水平,在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后,刘老师忍不住加入进来,提出背诵美国经典电影台词来学习英语的精炼表达和纯正应用,并当场给出了一个实操方案:根据90120分钟的电影时长,每天背4分钟,一个月背完一部电影的话,一年背下1012部电影这个逻辑上成立,那一年之后,英文实际应用能力应该是会有显著的提升的。回去之后初一初二的两年时间,小姑娘用剪辑软件把每部电影的剧情剪成3050个小片段,天天坚持背诵,24个月的时间攻克20部美国电影,积累下深厚的英文表达和应用,靠着这些她在初三时那个美国排名最靠前私立高中的面试。在去美国读书之前,再次在刘老师家里原班人马重聚,当小姑娘看到刘老师和他的学生听到天天坚持背诵一脸惊讶时,来了句灵魂拷问:“你们都背了几部电影了?”大家面面相觑,场面有点尴尬,刘老师赶紧招呼大家吃饭。刘老师自己也没背过,当年的他虽然给出了实操方案,但也只是随口一说,他自己在这之前和之后都没实操过,他的大学生们只是口头认可这个方法,当年回去之后没有一个人背过,只有这个小姑娘把这个方法刻印在自己的行动里,结出了一个成果,这还远不是结束,在她疯狂背诵30部美国电影台词后,对电影台词和拍摄有了不少心得,并获得她在美国高中文学课老师的欣赏,而这个曾在好莱坞工作过20年,写过多部畅销美剧剧本的老师给予了小姑娘很多专业指导,小姑娘后来给刘老师写信,还畅想了一下未来:“刘叔叔,您说,我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一名编剧呢?”

我喜欢这个小姑娘身上不问耕耘,只去行动的果敢。她没有去想做这件事的意义,甚至以她当年的年龄(12岁)和心智水平可能还不足以去衡量这些利弊得失,只是她相信的权威——刘老师告诉她这个方法可以提升英文水平,她便一板一眼去复刻行动了。而我们成年人常常会看似精明地权衡得失,在出发之前反复地“思考意义”,其实就是想要精准地考量自己能得到多大的好处,如果一番思量之后发现:预想的得到和即将要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绝不部分成年人是不会去做的,因为得不偿失。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得向“初生牛怒不怕虎”的孩子们学习,后浪身上的锐气和行动力是每一个向现实臣服的成年人的楷模。

小姑娘背诵美国电影台词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在中考前有大半年的时候背诵英语课文的经历,也是这段经历才得以让我考进县城最好的高中。初中我是在一所英语基础薄弱且几乎没有什么升学率的乡村学校念的,再加上当时我喜欢的英语老师教完初一就跳槽到城里学校了,我对英语课更加没兴趣了,升入初三勉强及格的次数屈指可数,在一次月考之后班主任找到我,问我还想不想考县城最好的重点高中,如果想考就要把英语这条瘸掉的腿补上来,否则就别想了!班主任的这番话刺激到了我的好胜心,再加上我也觉得如果栽在英语上就太亏了,发誓一定要把英语成绩提上去。发完狠誓,我才发现这两年落下的功课太多了,刷题基本没啥用,那怎么办呢,既然老师说语感最重要,“贝多芬”(背多分),那就从背诵开始吧,赶紧找来初中三年的所有英语课本,从第1篇开始背诵,单词句子对话文章只要有英语字母出现的地方全部背下来,管他语法不语法,反正我也看不懂,就是一个字“背”,早起背,睡前背,坚持了不到一学期,神奇的事情出现了:那些中考真题语法啥的我还是不懂,但凭着背诵积累起来的语感,题目我大部分都能做对,阅读理解根据感觉也大差不差。这大大鼓舞了我的背诵信心,除了背课本,做真题遇到喜欢的句子短文习作范文我也摘抄下来背背背,这样还积累了不少写小作文的素材,最后中考成绩下来我的英语竟然考了135分(满分150分)耶,要知道在半年前我连及格都勉为其难啊。因为英语成绩追上来了,我不仅考上了,还超出县城最好高中录取分数线20分,也是当年我所在的初中唯一的一名正取生,多亏背诵助了我一臂之力。当时中考就在眼前也没时间去想背诵到底有啥用,就是日夜兼程地背背背,反倒是成年后学个东西经常东想西想追问意义,没有了当初那种豁出一切的劲头,自然也无法收获那种全力付出之后拔节成长的快乐。

其实,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想要做成一件事,想啃下“硬骨头”,已经决定要做了,在行事之前就不要给自己留时间去思考意义,去提问纠结了,而是要一鼓作气立马执行。行事之前反复的思考和提问,看似是思虑周全,更多的时候是在变相给自己找借口,事情被三拖两拖,十有八九就凉凉了。如果真得要给时间的话,那就请把时间给做事的过程,给过程中的自己多一点耐心,形成一个习惯还要21天呢,最不济也要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坚持每天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件事,有了一个月的量的积累再来谈意义和结果。

就比如我的每晚泡脚打卡已20天,刚开始我是嫌麻烦的,要烧水煮姜片或者艾草,泡个二三十分钟,还要倒水,清理地面,但是因为跟比较熟悉的小伙伴一起泡,我不好意思半途而废,只能硬着头皮泡,泡着泡着也就习惯了,每天九点多就自然想着这件事,以前我也知道要早睡但睡前就是各种磨蹭,很少能在23:00之前上床休息,但是现在九点多或十点多泡完脚,觉得好不容易泡暖和的脚,可不让再让它冻得冰冰凉了,我得赶紧钻到被窝去,泡完脚后身体是暖和的,入睡也比以前要容易些。大概泡到第12天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泡脚后入睡明显快了不少,既然泡脚是睡前必做的事儿,那我为啥不把泡脚的时间每天提前个5分钟,和早睡捆绑在一起呢,这样泡脚的时间提前,睡眠的时间也就相应提前啦,早睡了,早起也就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了,我现在早睡早起已践行8天了,早上五点多就自己醒来了。其实泡脚打卡的初衷只是想睡前把脚泡暖和,入睡时能容易一点,却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竟然给我的早睡早起睡眠作息调整撞出了一条路,或许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啦。以前看到不少小伙伴践行早起倒逼早睡,我实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效果并不好,再加上现在是冬天,我早上根本就起不来,闹钟定了好几个也没用,而这一次打卡泡脚竟然轻松地把困扰我的这个问题给攻克了,这就是坚持带来的复利啊。

其实一件事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做这件事之前我们绞尽脑汁臆想出来的那个意义,而是你去行动去花费时间精力打磨过程呈现出来的精气神和生命状态,脚踏实地立即付诸行动,这就是意义本身。

声明:本站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微信:zxce87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