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 让你了解鸦片战争的简要过程
同安有啥工作可以做副业商圣范蠡是谁啊什么意思啊
近日,美国的毒品非罪化的事闹的沸沸扬扬,宛如一场闹剧。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本身经常会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则会成为闹剧”。
相比于美国的“闹剧” ,毒品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却留下过一场实实在在的“悲剧”!就在180年前的中华大地,一场因毒品而起的国家争斗正在上演!
在今天的中国,鸦片战争的一切都被人们广为熟知。但是讽刺的是,在战争开始的前夜,中华大地上的四万万人民中,几乎没人认为千年未有之变局即将出现。
当鸦片流行于广东的时候,下到广东官员,上到道光皇帝,竟然没有多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将会动摇整个大清的问题!
不过,这似乎也很正常。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王朝,在大清国境内,除了类似送礼,过寿这种迎合上级的事情不能耽误之外,其他一切事务的效率都是十分低下的。
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道光帝,处于一种现代人很难理解的状态。
你说他啥都不知道吧,他的爷爷乾隆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第九个月,就知道了革命的消息。他自己的宫廷中,有不少当时西方先进的发明和火枪。
但是你说他消息灵通吧,也不算是。由于清朝皇帝独特的奏折政治,和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需要磋商的时间。任何国内的消息传到他的手中,都是有着极高的ping值,而且丢包率极高。
各地的消息基本都会打个折扣,与真相有时候相距甚远。而且从小生活到皇家宫廷之内的道光,很难在各级官员的报告和谎言中,了解大清国最普遍的底层民众是如何生活的。
所以在他的世界观中,万岁爷所能做到一切就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约。龙袍打补丁,尽可能的少吃鸡蛋,多吃烧饼,打卤面。
不过这一切,在负责皇家生活的专业团队面前,就有点搞笑了。在专业团队的管理下,无论道光帝如何节省,宫廷的花费总能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万岁爷补丁花费,都得上千两银子,我们只能合理的推测,补丁都是LV做的吧。
当然作为大清皇帝中,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上位的男人,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终,在他的努力下,皇宫经费每年降低了20W两,这确实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如果历任皇帝能够维持这一水平100年的话,省下的钱就够大清国给维多利亚女王交鸦片战争的赔款了。
总之,在之前这种情况下,万岁爷的主要精力除了放在省钱上,就是平息各地的民变。直到道光十八年,道光帝就鸦片问题征集各地督抚的意见,准备系统性的处理这一问题。
此时的大部分官员均主张禁鸦片,并且他们力主禁烟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英国人自己在国内也禁鸦片,但是却出口给我们大清,专门害中国人,所以必须要禁!
这些意见暴露了清廷官员的一个大问题,这些人对于外界的了解实在非常有限!
此时的英国不仅不禁止鸦片,反而还大量吸食鸦片。
在曼彻斯特享受资本家007“福报”的工人们,通过喝鸦片药酒来解除疲倦。
而纺织厂的女工也给孩子喂食鸦片,来避免孩子哭闹。
此外,英国人不仅吸,还要吸劲大的!
印度的鸦片吗啡含量仅有土耳其鸦片的三分之一,此时在大清泛滥的印度鸦片,英国人看不上,必须吸土耳其产的。
以至于维多利亚女王上台后,都对鸦片大为不满,说它让大英帝国的男人丧失了阳刚之气。不过,她并没有禁烟,英国彻底禁绝鸦片,已经是1914年的事情了。
不过,有一说一,此时的英国,并没有用鸦片来扭转贸易逆差的打算。因为鸦片贸易带来的收益,在整个财政体系里面显然是不值一提的!
英国和中国之间贸易的绝对大头依旧是茶叶!
19世纪的上半叶,英国每年平均要从中国进口2100万磅的茶叶,其中有400万磅用于二次出口。
毕竟,上至公爵,下至最卑微的挤奶女工,都是要喝茶的!
茶叶每年能给英国国库带来大概330万镑的收入,这几乎是英国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也几乎是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润。
而在1836年,英国政府在茶叶贸易中获得的收入,增长到了467万英镑,占国库总收入的16%。与此同时,鸦片贸易带来的收入仅仅是98万英镑。
东印度公司甚至把丝绸和瓷器都扔给了,私人的“优待吨位”去经营,公司则集中经营茶叶生意。
英国也担心如果在鸦片问题上得罪中国,可能会影响到与中国之间的茶叶贸易。所以,在一开始对于中国政府的禁烟立场并未表示反对,反而警告英国商人不要触犯他国法律。
但商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冒险,白花花的银子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望眼欲穿。于是,他们不顾两边的警告,继续源源不断地把来自印度种植园的鸦片输入中国内地。
于是乎各地关于鸦片泛滥的奏报,又如同雪花一样飘向了远在北京的道光帝。
不过,这些文字还不足以震撼道光,真正让清廷重视鸦片问题的人,是琦善!他在京畿附近的天津缴获鸦片1.3万斤。并且与此同时,道光帝竟然发现,在北京的皇亲国戚之中的
庆亲王奕窦等人也在吸食鸦片!
京城,甚至满族王公也在吸食鸦片!
这才叫动摇国本,这让他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加上鸦片问题导致的白银外流,腐蚀人心等问题,他最终决定严禁鸦片!
道光十八年,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全国禁烟事宜。但是过程注定是艰难的,这其中不仅有英国人的问题,还有大清的问题!
此时的大清官吏之中,不少人都是与各地烟贩勾结。从中牟利,林则徐的禁烟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再加上封建王朝对于基层的控制力一向很弱,禁烟!在当时人看来,很可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但是林则徐还是克服万难,最终,于道光十九年也就是1839年的6月,完成了虎门销烟的壮举!
在硝烟的细节上,林则徐也做到了完美,鸦片想要销毁并不简单。如果直接焚烧,会让围观群众,间接吸食。
印尼就曾出现过这种事,禁毒焚烧毒品导致下风口村庄居民吸二手毒。如果直接掩埋,可能会渗入土地中对环境造成破坏。
所以,林则徐首先在海边挖池子,在四周放置木板。在池底铺好石子,再用海水浸泡鸦片,半天后放入石灰并且搅拌,退潮时候再打开池子将残渣冲入大海。最后,再用清水洗刷池子确保不留任何余毒。
只能说,太强了,林大人!
不过,如果虎门销烟就能解决鸦片问题的话,这就不是大清国了!
很快随着林则徐和大清,强硬的永久性断绝与英国通商和全面禁烟,英国人坐不住了。他们扬言要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特别是通海经商的财富之门!
这在英国议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不是因为英国人良心发现,而是这个老派帝国主义国家担心打不过!
没错!英国人认为大清不同于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古典强国。别问我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因为这个时代西方的一堆中吹学者都是这么说的。
在英国人眼里大清可能科技落后,但是内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万一英国人激怒了大清,
全民一心抗击英国,英国必败!
但是清政府长久以来对海军都很轻视,1797年更是下令沿海战船“一律改小” 禁止出洋作战,战船质量和数量甚至比不过明朝。
而且对制造武器装备工价和原材料价格,都有严格的控制。造船厂为了不赔钱,只能偷工减料。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间谍给英国外交大臣信中就写道:侵略中国只要一艘主力舰、二艘大巡洋舰、六艘三等军舰、三十四艘武装轮船、加上六百人的舰载陆上部队足矣。
无论如何讨论和议论,最终英国议会还是通过决议出兵入侵中国。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英国人的舰队到达中国海域,并且封锁了广州等港口的时候,大清上下竟然没啥反应。
在英国人看来,我封锁了你的港口,已经是战争行为,大清该着急了吧!然而在大清的官员们看来,呵,有点意思昂。反正我们不想跟洋人贸易,你帮我封了港,正好!
至于英国人在沿海的袭击,更多的则被认为属于倭寇级别。只要不引发沿海地区的民变,那就问题不大。
这场改变中国的战争,就是这么讽刺的开场了。
不过英国人可不管这些,我大嘤帝国没有打不了的仗。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英舰队携宣战书三份到达广东,打算在珠江口、长江口、白河口三处投递。
但没想到作为两广总督的林则徐,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海岸防御严密,英舰无可施为,遂沿海岸北上突袭。
林则徐看破了英国人的算计,八百里加急上书清廷献策增强海防,并请求北方沿海诸省严密防御。后邓廷桢调任闽浙总督,于厦门招募水勇每日操练以备英舰,这都让英国人在闽粤之地没有找到机会。
英国主力舰队继续北上投书,发现舟山岛也就是此时的定海县守备松弛,而且正好可以作为舰队的修整基地。
于是,英国海军列阵舟山,并要求定海县城在半个时辰内开城投降。作为一方父母的县令姚怀祥当然不可能同意,并下令全县拒守!英舰遂开炮轰击定海县城,自县令姚怀祥,总兵张朝发以下皆力战,两日夜后殉国,定海陷落。
8月英国舰队直抵天津大沽口,投递战书。
这时候无能的清廷陷入了混乱之中,朝堂上的勋贵们疯狂甩锅林则徐,甚至编造了林则徐和英国人买卖鸦片,交互勾结的离谱谣言。再加上此时定海失陷的奏报到达,道光帝坐不住了。他生平最怕花钱,一旦与英国人全面开战,钱肯定省不了。
他一面着两江总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为他寻访浙江当地,看看英国人到底是因为什么非要打仗!
你没看错,在此时的大清朝堂之内,即使收到了英国人的宣战书,还都是一脸懵逼!完全想不通英国人为何要宣战,同时为了缓和双方关系,另一面,道光又任命英国人民的老朋友琦善为钦差大臣,然后革除极力主战的林则徐和邓廷桢之职务,令琦善接任两广总督。
之前在林则徐的努力下,广州周边炮台林立,最外围有大角沙角,横档等一系列炮台扼守虎门及周边的珠江口海面。之后层层设防,从狮子洋到广州城遍布炮台哨卡,并征募组建了大量乡勇水师,也就是凭借着林则徐优秀的指挥布防。在此前的第一轮攻势中,英国人没有寻得战机威胁广州。
但是,琦善到任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他认为与英国的和谈必然成功,为了展现自己的“诚意”,他裁撤水师、解散壮丁、尽废一切守备,就怕英国老爷不高兴。
英国人在十分感动之余,又在合议条款上提出十六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求索要香港岛,琦善害怕了,他只愿意赔偿六百万烟土钱。然而英国人已经知道广东无战力,突然发兵偷袭虎门外的大角、沙角炮台。
一天后,两处炮台守军全部殉国。琦善不敢救援,更不敢反攻,只能服软接受英国使者的条件,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三议定“穿鼻草约”。
但是好景不长,英国政府不满意草约条件,撤换使者,增兵舟山。这次道光帝愤怒的要求御驾亲征,不过很明显,这只是一次拙劣的作秀,很快被大臣们死谏拦住。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战事复起,英军海陆并进攻虎门、横档两炮台,关天培拒守虎门炮台。但是情况却是兵将疲惫、枪弹稀少,战前数次请援皆不准。
战斗开始后,面对数倍于己的英军,关天培没获得任何援兵、补给,在与英军鏖战四日夜后炮台陷落,这位广东水师提督以身殉国。
两炮台陷落之后,湖南兵九百人到达,琦善令湖南兵和粤军一起加入战场。粤军刚接战就败退下来,湖南兵无奈且战且退,英军占领猎德炮台。
二十一日,又攻占大黄窖,至此广州以南珠江险要尽皆落入英军之手。
四月初一,英军进攻广州,清军连战皆败。
广州险要尽失,万岁爷的大侄子奕山只能举白旗投降。
七月初九,英军转攻厦门,厦门守将之前一直严格遵守道光帝节省军费,减少开炮的圣旨。也就是因为省钱导致了厦门守备空虚薄弱,在英军攻势下,岸防炮台失陷。
一天后厦门官署等皆毁于战火,守将逃往同安。英军进城劫掠,却被厦门市民陈先生组织的五百人队伍击溃,死百余人,伤千人,在遭遇了开战以来的最大败仗之后,英国人退守鼓浪屿。
8月初二,英军北上舟山,劫掠沿岸。
十二日强攻定海,浙江震动。
两江总督裕谦亲自到镇海督军,而提督余步云与裕谦有嫌隙。英军攻击时未战而逃致使镇海孤城难收,裕谦投海殉国。
10月宁波失陷,道光委任扬威将军奕经,反攻浙东,并从各省抽调了2万大军驰援前线。这也是此时大清从各地能调来的几乎全部部队了,而且这2万部队,来自各省,互相之间并不熟悉,战斗力上的差别也很大。
军队的问题是大清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看起来大清国拥有此时全球最庞大的陆军。
八旗20万,绿营60万,合计80万大军。听着很多,但分散在大清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捉襟见肘了。
其中京畿地区驻八旗10万卫护京师,其余10万则分四块,分别守护东北龙兴之地。监视蒙古,戍卫西北以及监视各省,绿营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以号称精锐的湖南镇筸绿营为例 编制4107人,要看护汛塘67处,驻守碉卡关门769处。真是像撒胡椒面一样,看着不少,一撒看不见。
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中国漫长的海岸线,更是让坐着船来的英军,拥有完全的主动选择战场和撤出战场的权力。
当然,清军还有个特点,就是非常的专一。
真的做到了“专驻一地 专防一处”,经常出现像刚刚浙江提督余步云那样,友军有难,转进如风的局面。
清军平常的训练也很“现代化” 与现在的某岛国类似,每天正常上下班,除了行军打仗,都是要回家吃饭休息。
士兵的补助也很低,但由于稳定,很多人都把当兵作为副业。当主业与副业时间冲突时,往往会找人替自己值班操练。
此外,清朝军队除了打仗之外,还要负责现在警察、武警的全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虽然我们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以上几次战役中,即使不少清军将领拼死血战的情况下,英军的死亡人数基本都不超过两位数,有时候甚至是0死亡。不少军官在日记中写道,此次战事就像度假一样轻松。
当然,这也不代表英国人的军队就有多么的优秀。此时的英军可以说在腐败方面与清军不相上下,各级职务均明码标价,晋升更是直接拍卖。据说成交价有时候高达数千英镑,至于出价者如何回本,懂的都懂。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战局。到了1842年的3月5日,准备了四个月的,清军祭旗完毕。丢弃所有火炮后出发,对英军占领的宁波镇海等城池发动反攻。
然而这次被道光给予厚望的反击,在四个小时后就被英军瓦解。15日英军反攻慈溪,清军被炮火封锁阵亡200余,多地失陷。
但是,此时的英国人在摸清楚大清的实力之后,已经不打算拖下去了。此前的战场都在东南沿海,对于位于北京的朝廷来说太远,根本不能触动他们。英国人决定进攻镇江,直接切断运输大动脉京杭大运河。
毫无悬念,英军势不可挡!江阴、镇江直接陷落,南京也就是此时的江宁城,岌岌可危。
清廷没法再拖了,只能议和。
此时的清廷还抱有幻想,道光帝表示绝不割地。钱可以赔,绝对寸土不让,但是后面的南京条约内容,大家估计都能背诵了。连战连败,内外交困的大清国只能接受这一切。
中国历史在英国人的武力下,被迫翻页!
从这场战争的结果和后续的历史来看,一纸南京条约对于大清的打击可能还没那么致命,但是它却无情的揭下了大清国最后的伪装,把它无能腐朽的一面完全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后的列强均发现大清软弱可欺,本就蠢蠢欲动的贪欲也就愈加张狂。而国内的民众则需要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朝廷要从本就不富裕的底层民众手中收取更多的税收,用作军费和赔款,以应对洋人的强抢豪夺。
战争之后鸦片的泛滥,更是让所有国人对清王朝彻底失望。更多的人走上了或积极改革朝政或武力抗清起义的道路。
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生卒年不详,有说约为楚平王十二年(西元前517年)。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范蠡 大事年表
西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楚灵王五年)范蠡出生宛地三户邑,其时孔子十五岁。
西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五年、楚平王十三年、吴王僚十一年);宛令文种见范蠡,范蠡时年二十岁。
西元前511(鲁昭公三十一年、楚昭王五年、吴阖闾四年);范蠡邀文种入越,时年范蠡二十五岁。
西元前494年(鲁哀公三年、楚昭王二十二年、越勾践三年);勾践兵败西于会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种等。范蠡时年42岁。
西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楚昭王二十三年、越勾践四年);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范蠡时年43岁。
西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楚昭王二十六年、越勾践七年、吴夫差六年);勾践、范蠡君臣离吴返越,范蠡时年46岁。
西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楚惠王三年、越勾践十一年、吴夫差十年);勾践欲起兵伐吴,范蠡劝阻,范蠡时年50岁。
西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楚惠王五年、越勾践十三年、吴夫差十二年);吴再次伐齐,占据艾陵,越王君臣朝见吴王,君臣皆有贿赂,进一步麻痹吴人,夫差杀伍子胥。范蠡时年52岁。
西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楚惠王七年、越勾践十五年、吴夫差十四年);吴、晋黄池之会,越师乘机袭击及大败吴国,杀吴太子等,年底吴越讲和。范蠡时年54岁。
西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楚惠王十年、越勾践十八年、吴夫差十七年);越兴师伐吴,兵至于五湖。范蠡时年57岁。
西元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楚惠王十一年、越勾践十九年、吴夫差十八年);三月,越伐吴、吴师还战于笠泽、双方夹吴松江而阵、越人大败吴师。范蠡时年58岁。
西元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楚惠王十四年,越勾践二十二年,吴夫差二十一年);十一月越围吴、范蠡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令吴师自溃。范蠡时年61岁。
西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楚惠王十六年,越勾践二十四年,吴夫差二十三年);年底,越灭吴,吴王夫差自杀,范蠡时年63岁。
西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楚惠王二十一年,越勾践二十九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感有功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越王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故辞官泛舟五湖,时年68岁。
西元前465年,越王勾践卒,时年范蠡71岁。
西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
范蠡 人生经历
卧薪尝胆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隐退
范蠡认为在有功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太湖泛舟》 陈玉先 他深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经济思想
“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商经历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中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军事思想
范蠡的军事宗旨: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沿用。范蠡著名的经济思想:“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范蠡 个人著作
《计然篇》;在《国语·越语下》《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汉书·艺文志》记有范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陶朱公著有《陶朱公理财十二则》(可能是后人所托),内容如下:
能识人:知人善恶,赈目不负。
能用人:因财器便,任事可赖。
能知机:善贮时宜,不致蚀本。
能倡率:躬行以率,观感自生。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到老无成。
能接纳:礼义相交,顾客者众。
能安业:弃旧迎新,商贾大病。
能辩论:生财之道,开引其机。
能办货:置货不拘,获利必多。
能收帐:勤谨不怠,取讨自多。
能还帐:多少先后,酌中而行。
根据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陶朱公生意经》,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至今仍在定陶一带流传。 《陶朱公生意经》内容如下:
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
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证明,含糊争执多。
赊欠要证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
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拖延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范蠡 范蠡之学
《国语·越语下》记录的几乎都是与范蠡事迹有关的历史。八件史事中,七件都因范蠡叙说。《国语·越语下》简直可以看作一部《范蠡传》,或者《范蠡图吴伐吴灭吴本事》。范蠡“不报于王,击鼓兴师……至于姑苏之宫,遂灭吴”的果断举动,表现出一个干练的军事指挥家的素养。《国语·吴语》记载公元前482年事,吴王夫差北上与晋定公会于黄池,范蠡“率师沿海D淮以绝吴路”,也说范蠡是曾经独当一面的统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述:范蠡辅佐勾践艰苦复国,终于“灭吴,报会稽之耻”,又“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史记·淮阴侯列传》可见“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的历史评价,也指出了范蠡对于越国救亡复兴图霸的重要作用。《后汉书·袁绍传》于是可以看到“勾践非范蠡无以存国”的说法。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兵学名著“兵权谋”一类中,于《吴孙子兵法》、《齐孙子》、《公孙鞅》、《吴起》之后,列有:“《范蠡》二篇。”原注:“越王勾践臣也。”其书亡佚,只在一些古文献中有片断遗存。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说:“唐人注书引《范蠡兵法》,则唐世犹未亡也。”“范蠡、大夫种二人兵法言,今当犹散见《越语》、《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清人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三《兵部二·营阵》:“范蠡兵法,先用阳后用阴,尽敌阳节盈吾阴节以夺之。其曰设右为牝,益左为牡,早晏以顺天道,盖深于计者也。”由此可知,《范蠡兵法》似包涵“兵阴阳”理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裴骃《集解》引张晏曰:“《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这样说来,《范蠡兵法》似乎又有“兵技巧”的内容。作为早期军事学著作,兼论“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可知其价值之珍贵。明人徐伯龄《卢生传》写道:“以文章举进士不第,遂弃蝌斗业,学拥剑,读《太史公》《范蠡兵法》,曰:‘熟此则取苏秦黄金印易事耳。’”看来,《范蠡兵法》可以用于权争。熟悉这些战争经验,可以轻易取“黄金印”。
《齐民要术》引《陶朱公养鱼经》。《隋书·经籍志》可见《陶朱公养鱼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可见《范蠡养鱼经》。可知范蠡很可能曾经总结过具体的生产经验。关于贸易金融之外产业经营的著述,应当也是“范蠡之学”的重要内容。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表彰范蠡注重“任时”,“候时转物”,“与时逐而不责于人”的经营策略。《焦氏易林》称其经营优势为“善贾息资”、“巧贾货资”。《太平御览》卷一九一引王子年《拾遗记》说:“縻竺用陶朱公计术,日益亿万之利,赀拟王家,有宝库千间。”所谓“陶朱公计术”,应是熟练巧妙的经营之术。有关经营“计术”的总结,显然也是“范蠡之学”的内容。
范蠡在陶地的经营,特别表现出对于经济地理的敏锐眼光。史念海先生曾经指出,范蠡认定陶为“天下之中”,“乃是诸侯四通的地方,也是货物交易的地方”,于是于此定居,经营商业。“范蠡到陶的时候,陶已经发达成为天下之中的经济都会,致使范蠡留连不能舍去。其发达的程度超过了当时的任何城市。这种情形,自然是济、泗之间新河道开凿之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范蠡亦对交通地理颇有卓识。
总结现有文化信息,可以知道“范蠡之学”应当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范蠡之学”体现的军政谋略、人生智慧和经营才华大多通过实践成功而富有历史影响力。对于今人,往往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范蠡 人物评价
作为历史人物,范蠡一直受到历代史学家的关注。关于对他的评价,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历代统治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表彰范蠡,为什么?因为范蠡不是忠臣,他见机行事,巧妙脱身,这在统治者看来,不够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气似乎比不上诸葛亮、岳飞。
其实,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正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古代的不少忠臣在政治漩涡中打拼,气节虽高,但常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对统治者表彰的“忠臣”要做具体分析。比如,范蠡的好友文种没有看透勾践,结果被杀,不就是惨痛的教训吗?在对范蠡的评价中,多在谋略这一层面上。如班固《汉书·古今人表》中范蠡被列为九等人的第三等——智人。上面是圣人和仁人。智人,有智慧有谋略之人。三国人刘邵在《人物志》中则把范蠡列为术家。说:“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范蠡作为谋略家看待。
当然,说范蠡是谋略家不能算错,这从他出山,帮助勾践兴越灭吴的曲折艰辛过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后来务农、经商也离不开谋略和智慧,但这不是范蠡的全部。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称为一代商圣。范蠡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功成名就后,他不留恋功名,急流勇退,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士人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汉初张良助刘邦打败项羽,及时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避免了杀身之祸。陶渊明更是远离政界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田园生活。不过,张良、陶渊明仅仅保全个人,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而范蠡则是凭借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之心,为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作贡献,为社会献爱心,他的胸怀更宽广,思想境界更高尚! 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作为一代商圣,范蠡的经营思想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史记》称“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
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多种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范蠡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潜心从事生产,埋头苦干,迅速致富,对传统观念作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其次,范蠡丰富的经商理念,对今天发展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范蠡主张把握商机,侯时转物。他遵循经济丰歉循环论经商,提出“待乏论”,不要人等货,应让货等人。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再比如,范蠡主张“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我认为就他个人而言,范蠡既拥有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道家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儒道互补,外道内儒,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
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这叫持盈,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这叫定倾,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这叫节事。范蠡并把这三点与天地人结合,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地,节事者与人。”他还对勾践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
范蠡顺应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对今日仍极富现实意义。“持盈,”亦可称可持续发展,即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换句话说,也可以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定倾”,可以理解为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拨乱反正,克服缺点,做好工作。而“节事”,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范蠡做事讲究火候,全面考虑问题,不急功近利,不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范蠡在从政、打仗、经商活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处处占据主动,稳操胜券。范蠡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闪光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弘扬范蠡优秀的思想,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
范蠡 故事传说
范蠡与陶朱坑
楠溪江边的碧莲白泉乡前山,有个山头岙窟。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勿晓得从哪里搬来了一个大户人家,在山坳里拣块地方砍树造屋,居住下来。家长是个名叫陶朱的老人,他心地很好,常常做好事,大家都尊敬他,称他为陶朱公。
陶朱公一日三件事,写书、练武、养鸡。他和家人在那里挖了三十来条沟,每条沟有十来丈长,三四尺宽,一尺来深。挖好后,放上柴草,盖上细泥,饲养白蚁。白蚁养起来后,把鸡放到沟里吃。鸡长得又大又肥,蛋又下得很多。
每逢青黄不接时候,陶朱公常常到外坳、长坦一带看看山下几个村庄,哪一户屋顶上若升不起炊烟,就把粮食、鸡蛋送去。
一年秋天,雨水好,粮食丰收。村民们备了许多礼物送给陶朱公,没料到来到他家时,整座屋里没有一个人。大家奇怪了,一打听,才晓得陶朱公早已搬到别地去了。
后来,从外面归来的生意人说,陶朱公就是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当越王勾践带兵打败吴王夫差后,范蠡辞官隐居深山,养养鸡、种种田,过起神仙生活来了。后来,勿晓得为什么,他又带着一家人搬到别地去。白泉村的人们,为了感谢陶朱公的恩德,就把他隐居过的地方起个名,叫做陶朱坑。
西施随范蠡泛舟胭脂湖
西施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关于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哪里还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我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男孩,但这位夫人决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感情,我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永远传下去。
臧励龠乐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设有“西施”条目,说“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于吴王夫差。吴亡,复归范蠡,从游五湖,或云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鸱夷,未知孰是。”这是根据传说而采取存疑态度。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
胭脂湖胭脂湖地处沅江市西南,距城区约10公里,距益阳市25公里。相传西施随范蠡泛舟五湖时,见此处山清水秀,欣然沐浴而得名。胭脂湖象一个张开五指的巨大手掌,常年水域面积1430余公顷,流域面积近90多平方公里,水质达国家1级标准。环湖丘岗桔、桃、茶、竹葱郁,赤红色的湖岸线与青山碧水相映成趣。
胭脂湖现已列入湖南省旅游业十大水体景观区之一,2002年5月被省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知青之家、沙滩泳场、农家乐、二龟拜美、晒羞坪。知青之家由湖南友华集团投资700多万元,仿照七十年代知青下放沅江时居住的农居新建,知青用品陈列室100多件陈列品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知青生活。
蠡湖
蠡湖夜色蠡湖,一名五里湖,又名小五湖,是我国境内太湖之内湖。面积7.2平方公里,环湖一周约21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1.3倍。
蠡湖之名,来自范蠡西施的传说。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曾在此逗留。后人便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蠡湖,湖水澄碧如镜,一派明媚秀丽的江南水乡典型风光。1934年,无锡的著名民族工商业荣德生六十寿辰,以寿资办慈善事业,造宝界桥。桥长375米,60孔。从此一桥卧波,架通南北,给蠡湖增添无限风情。1993年,荣德生之孙即荣毅仁之子智健又捐资造新的宝界桥。新桥21跨,长390.7米,宽18.5米,新老两桥,称“宝界双虹”。北堍树碑建亭,由书法家启功书写碑文,记述两桥历史沧桑。1991年,五里湖又建成犊山防洪工程,梅园与鼋头渚之间有了第二通道,更为蠡湖增色。
范蠡 范蠡祠
范蠡祠主要以范蠡军事政治才能和商业才能及生平业绩为主要展示内容、以其它相关人文故事为衬托。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财神庙、魁星阁、三星庙(暂用名)等相关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正殿内塑高3.5米范蠡全身铜像一座,铜像背后墙面用木条仿竹简形式,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镶嵌楹联。
殿外左右两侧建长廊两条,陈列与范蠡生平业绩相关的诗碑,并以彩绘壁画等形式,生动介绍范蠡卓越的军事、政治和经商才能。其它辅建筑依相应位置而建,错落有致,相关塑像如:比干、赵公明、关公及福、禄、寿三星均以民间传说的形象为依据,或坐或立,神态各异。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铜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间传统的贴金彩绘相结合的形式。
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鸡山,气势恢宏,采用清代民间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古朴典雅。主要建筑除“魁星阁”外,屋架及相应构件均从民间整体购买,各种木雕构件琳琅满目,精彩非常,充分展示了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1]
求助:福建省省情常识(完整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