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理财才赚钱运城人有副业赚钱的小项目吗
运城有啥副业赚钱的工作景海鹏的家庭背景
对于新手来讲,最好不要盲目去做,这样代价会有些高,可以先选择简单时间自由的行业,这样或许更轻松就能达到你的目标,而且最好是挑选只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的就好
景海鹏出自山西省运城市的一个贫困家庭。在上世纪60年代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过上富裕的日子,大部分的家庭就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过得很是贫苦。景海鹏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家中总共有三兄妹,为了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父母不分白天黑夜的辛苦劳作,白天跟着队里挣工分,晚上就做手工副业来维持家用。景海鹏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因此也是格外的早熟懂事,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会尽自己所能的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工作。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早熟的景海鹏渐渐失去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孩童纯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丝毫不像是一个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人,而只有在打篮球的时候,活跃在球场上的景海鹏看上去才有一丝属于青年人的气质和活力。后来参了军,在部队里,景海鹏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张萍。他们在1993年完成了婚礼。1996年,景海鹏开始参加航天员的选拔活动,也如愿入选。宇航员的正式训练要比常人想象中的更为辛苦,不仅训练的项目极为严格,甚至还要长期与家人分开,逢节日才有见到家人的机会。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来到了2008年,经过数十年严格训练的景海鹏练就了十分过硬的专业技能,被选为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当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的时候,景海鹏多年来的愿望终于真正的实现了。景海鹏的个人评价景海鹏的球技很棒,在他们这批飞行员中,水平是数一数二。团里规定每天都有一个半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常规运动如篮球、长跑等,还有一些针对飞行员的特定项目如悬梯滚轮等,“大家比较喜欢的是打篮球,每次都少不了景海鹏,他在篮球场上从来都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飞行员战友许骥评)。海鹏比较好强,不服输。在景海鹏这批飞行员中,个个素质都比较高,他算是最刻苦钻研的,每次带他们飞行,教员们都要在着陆后讲一讲训练当中的问题。海鹏对此特别重视,不光认真听,还会去翻很多资料,做些理论上的研究,再加以验证(飞行员战友许骥评)。
毕业4年想了7个月我打算从广州回小城市了!
是的,如题目那样,我打算从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回山西运城四线城市了。
到底要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去小城市,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七个月,失眠了很多天,查询了无数资料,看了知乎无数人的回答,结果就是,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就是看你想要怎样的生活罢了。
不想离开广州的原因很多,大学4年在广州,毕业4年工作在广州,算起来都有8年了,感情很深,积累的人脉资源都在这里,工资高,升职快,空间大,年轻人多,氛围好,好吃的多,未来前景好。
想离开的原因也很多,房价贵,加班多,压力大,工作不稳定,物价高,孤独,没有归属感,各种东西都很内卷,未来供房养娃压力大。
上面这些原因其实几乎都人尽皆知,但是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估计都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除了富二代,能力超强的人以外,到底要不要留在大城市,都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大城市的发达都是卷出来的
“我将来一定要去大城市工作定居!”
这是2008年我在心里暗暗发誓的话,因为小学刚毕业,深圳有亲戚在,我有幸第一次去一线城市旅游,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摩天大厦,第一次去游乐园,大城市给了我无数的第一次。
于是2014年,我直接选择去了广州一所二本A读大学,想着可以在广州读书,毕业扎根落户,但是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给我来了重重一击。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教育公司做社群运营,明面上看着是朝10晚7,实际上潜规则真的多如牛毛,我只举个例出来:
1、说好的弹性时间,其实就是下班很晚,弹到你完全不知道几点才是真正的下班时间。
2、上班第一天就是21:30下班,当时我还兴致勃勃的写了篇文章,总结了自己第一天工作,但是下班到家,基本上就只剩洗澡睡觉了。不过这还没完
3、时间久了以后,下班的时间越来越晚,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晚上我是22:30分下班的,第二天被主管嫌弃走的太早了,还可以更晚一些走会比较好,当时我立马就来气了,还能晚到几点?回去不洗澡直接就睡是吗?
4、入职4个月后,我带了个实习生,实习生第一天晚上也是21:30分走的,第二天主管悄悄跟我说,那个实习生走的太早啦,第二天可以再稍微晚一些,我真的不理解,连实习生都要和我们一样必须十点半下班吗?于是过了一周,这个实习生就受不了就离职了。
5、我记得很清楚,2018年6月初入职,和我同时入职的一共有18个人,半年后我一直掉发,失眠,周末都得碎片化工作,最后实在受不了了,直接裸辞,当我辞职的时候,当时一起入职的18人,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可见流动性有多大)
上面的话语可能会带一些吐槽的意思,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在里面,我也并不是想抱怨和吓大家,因为大城市的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想要扎根大城市的,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有人说,这公司不行,换一家不就行了?
这个行业不行,换个行业不就行了?
还真不是这样,在一家公司适应不了的,不一定在下一家就不会出现
从2018年6月到2022年4月,我一共经历了5家公司,横跨教育——游戏——广告三个行业,统统都很卷,或者说,是因为这个城市太卷了(可能有点片面,但是基本上已经代表了很多很多公司了)
还有人说,去大厂啊,去那些福利待遇都好的大厂,那会好很多!稳定很多,看某讯,某为那些人,收入多好。
但是问题又来了,薪资是上去了,命不要了吗?
光2021年底到2022年初,先有某讯的实习生怒怼上司事件,再有某li某li、某条的猝死事件。
(不说那么多了,咱连大厂这座围城都进不去)
我并不是逃回去的
前几年,著名大号【新世相】发起了“逃离北上广”的活动,引起了一大批反响,估计是那个时候,第一批人离开了北上广。
于是,只要是从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回老家的,都会被贴上逃回去的标签,甚至这件事很是丢人,自己没本事呗,适应不了呗,就回去了。
但是,还有一个著名大号【一条】就另辟蹊径,在他的公众号上经常发一些,从一线城市回小城市的人,是如何如何建造别墅,修建园林,远离闹市,悠闲享受生活的。
而回望我自己的4年职业生涯,虽然换工作,换行业频繁了一些,但是我更换的原因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工作挣的钱都交给医院了,或者行业政策导致换的工作和行业:
第一家公司 ,刚入职第二个月,就把业绩破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峰,虽然是团队协作不能说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吧,但是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有一说一, 在第二家公司是遭遇到了滑铁卢的 ,因为准备跨行了,所以换岗三次都做不好,最后无奈被辞退,但是我并没有灰心,带着4个月做出的30w粉丝的案例,找到了第三家公司
第三家公司 ,人力两周面试了24个人,只要3个,我综合印象排名第二,最后三个月后考核转正,10万粉丝是考核线,3个留1个,我就是最后那个被留下来的,然后接着从零开始做账号,成为部门第一个从零开始破百万粉丝的IP。
我本以为第三家公司已经是人生巅峰了,没想到第四家公司更疯狂。
第四家 ,是从第三家辞职以后无缝衔接的,游戏跨行教育的一年,岗前培训20人,最后只留下3个人,我的成绩刚好排第3,这跨行跨的心惊胆战。
入职3个月,薪资破万,入职10个月,竞聘成功升职,入职一年半,被采访两次登上公司公众号,成为“明星教师”。
第五家公司 ,也就是现在这家,双减被裁员,从教育又跨行广告,5人入职,试岗期淘汰1人,试用期淘汰2人,最后只留2人,我刚好排第二。
但是在转正前10天,我提了离职。
回首自己毕业以来的5家公司,虽然换的频繁,但是除了第二家公司以外,其他家公司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本来在第五家可以顺利转正,但是我已经思考出了不留在大城市的选择,所以提出了离职。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我是个工作狂,在五家公司之间切换的时候,有三次都是裸辞,但是我都在5天内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不是在面试,就是去面试的路上,没有给自己留过任何“假期”。
所以综上所述,我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所以才“逃”回去的,而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发生了变化。
我想要的是生活
有人说“我在体制内过着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
其实,非体制内的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之前我一直奉这句话为真理,认为体制内是围城,进去了就能一眼望到头,没啥意思。
但是后来我才明白,除了自由工作者和部分理想工作,不如意的工作几乎十之八九,举个例子:
在第一家公司,每天做的都是建群,发消息,开课,下课,私聊转化,一周为一个循环
第二家公司,每天做的是选题,写脚本,拍摄,发布,运营,也是一周为一个循环
直到第五家公司,每天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停的写文章,一天为一个单位,这是最痛苦的了,尤其是一个项目写到黔驴技穷的时候,还要继续写。
后来我发现,能不能一眼望得到头,根本不是工作的那8个小时决定的,而是工作以外的8个小时决定的!
我认识一个体制内的女生,工作照常,利用工作之余全国到处游玩;还有的朋友工作只是到点就下班,然后每天,每周都会举办很多活动,认识不同的朋友,还有的人,下班以后遛狗,跑步,做饭,做副业等等,他们的生活都是下班以后才开始的。
能不能一眼望得到头,也是下班后你怎样分配你剩余的时间决定的!
而回想我4年的大城市生活,上班占据了不止8个小时的时间,每家公司在公司的时间都达到了10——12个小时(算上通勤那就更可怕了),留给自己生活的时间,如果你11点半睡觉,那就只有两个小时了。
那能做的就是只有洗澡睡觉,刷会短视频了,除非你是个超级工作狂,就是喜欢24小时都围绕着工作来,就像《完美伴侣》中高圆圆饰演的陈珊,和王耀庆饰演的林庆昆一样,其他人估计多少都会受不了的。
最近真的和很多朋友聊过天,有一位在大厂的朋友说,因为压力太大加上裁员,公司变相逼人走,她已经抑郁到要靠药物才能维持生活了,最后离职以后,休息了两三个月才缓过来。
为啥我这么喜欢看书呢?
这也是和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有关的,因为每天读书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每天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读什么书,读多久,都是自己决定的,这就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
工作的时候我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只有读书的时候我才会觉得世界都慢了下来,每当我感慨一周时间过得超级快的时候,那估计就是这周全都忙了工作了,没顾得上生活。
工作的内容只有一种,生活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我想要的,是生活的多样性,而不是工作占据了时间,身体,健康的单一性。
先生存,后生活
在2021年早期,我听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和当当创始人李国庆说过这么一段话:毕业以后到底留大城市呢,还是小城市?我是这样理解的,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先去大城市闯荡35年,再回去小城市,这样会比较合理。
也是这句话,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要回家的种子。
有人会说,回家?说的倒轻松,工作就是第一大难题!
大城市有程序员、技术员,小城市没有
大城市有产品经理,小城市没有
大城市有各式各样没听过的工作,小城市都没有
那回去干啥?
工作都没解决,更别说其他医疗、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问题。
但是,大城市扎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前有六个人的钱包供一套房,后有裁员断供房贷六个月上了征信,房子被法拍。
还有大城市的养娃,教育等各种开支,这笔账真的不好细算。
为啥现在不敢生了?
因为以前生娃生的是劳动力,多生一个家庭里就多一个干活的,现在生娃是消耗力,多生一个就多一个消费的,俗称“四脚吞金兽”
于是,很大一部分人都在【大城市无法扎根生存】和【小城市无法找到合适工作】之间徘徊。
等到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能回家。
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我一直在想俞敏洪和李国庆的话,先去大城市几年,再回去小城市。
去的那几年,就单单只是去工作,体验一下生活吗?就是增长一些阅历,不遗憾此生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至少我理解的并不是这样。
来到大城市,最主要的是,是要学习赚钱的方法和积累人脉,然后回去小城市以后,用积累的人脉一起合作,然后用赚钱的方法实现共赢。
像是大城市很多赚钱的玩法,在一二线城市可能已经很饱和没得玩了,但是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照样玩的起来。
“下沉”,这个词是最近很多企业都在说的一句话,具体什么意思呢?
1、喜茶下沉,把门店开去了四五线城市,平均单价下降了45元
2、海底捞下沉,把门店开去了四五线城市,单价照样下降
3、拼多多下沉,利用砍一刀的小便宜的心理和廉价的价格,在电商行业中找到了突破口,使得京东,唯品会等一众电商纷纷下沉
4、快手下沉,接地气的视频内容赢得了小城市人民的喜爱
三农直播,西瓜视频,微头条,直播带货等等,这些副业全都是下沉的具体表现。
别想着小城市的人就一定很穷,收入一定很低,你把大城市学到的东西用到小城市上面,不管在哪里,你都能生存下去。
小城市也可以很精彩
回小城市,其实没那么“丢人”
大小城市的差距,一方面是信息资源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差距。
在信息差距方面,之前互联网发展初期,任何新奇的东西出来,都会首先在大城市落脚试验,成功了以后才会扩散到小城市,甚至有些东西都不会下沉下去,这就导致大小城市的人在信息认知上有很大差距。
在基础设施方面,这就不用多说了,小城市比不上的医疗、教育、绿化、健康、养老等各种基础设施,这是小城市远远不能及的。
但是,小城市真的没有那么差~
自从有了回小城市的念头以后,我就时刻在关注着小城市的各种新闻,从民生到教育,从医疗到健康,因为不能常回去,所以只能通过新闻来看。
我发现小城市也一直在发展进步,而且很多基础设施做的甚至比大城市还要好,这是令我意想不到的。
至于信息差的问题,还是俞敏洪的那句话,去大城市35年,学的是获取信息的方法,有了方法以后再回去小城市,信息从哪里出来你都知道,就算不是一手消息,在压力相对较小的城市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又有人说啦,在大城市35年,习惯了大城市的节奏,回去以后不管是工资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落差怎么办?
的确,俗话说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从大城市的快节奏到回去的慢节奏,的确不太容易适应。
我只能说,这就看社会给你的鞭策有多大了。
如果大城市的各种规则你都能适应,甚至买房扎根,那没得说,但是大城市的社会如果让你生活不好,工作也不好,钱也不多,那估计你呆不到35年就回去了。
只能在积累好大城市的人脉和资源以后,做好足够多的心理和生理的功课,来面对将来小城市的生活,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到时候才不会太失望。
还有人说啦,我在大城市积累的人脉,到了小城市全都没了咋弄?认识的朋友都在大城市,回去以后没人陪我聊了咋搞?
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大城市有的,回去没了怎么办?
没有,那就去创造,也总有一些和你一样从大城市回去的人,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找到他们。
当然,你也可以去入乡随俗,重新找一些新的朋友和玩伴。
能看到这里的人,真的是我的铁粉了,因为你已经看了5000字了,我也写的有点累。
关于到底留在大小城市的问题,被当成辩论会打了无数遍,我觉得凡是能被选上辩论会的题目,基本上都没有正确答案,纯靠个人的感觉。
本篇文章也仅代表大明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感悟,不代表绝大多数人,也绝对没有对大小城市的人有任何不好的看法,仅供参考,共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