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可以赚“活钱”不想拿死工资
副业是怎么炼成的没有一蹴而就的辉煌只有默不作声的努力
中专女生成了千万富婆
都说张青娥不秀气,此话果然不假。山窝里磨出来的她,高个子,大块头,走起路来两只脚像打鼓,开起车来如下山虎;嗓门也粗,三句长两句短,听起来活像男中音。有人私下里议论,她手轻特狠,曾经三下五除二放倒两个后生崽,一碗水酒闷下肚,杀猪宰牛也敢上。不过,也就是这个不秀气的女人,积累了一笔不秀气的财产。刚过而立之年的她,已拥有房产、大型挖土机、汽车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为国家创利税100多万元,向社会各界捐赠10万元。
苦中苦,是岁月煎熬的一碗良药,喝下它,你会变得愈来愈坚强。
1987年,毕业于安化县职业中专的张青娥回到了安北县仙溪镇沿岩村,成了村里唯一的女高中生。那年,她刚好20岁。面对四壁空空、僧多粥少的家,她只得早早嫁出了门。
嫁出了门也还得考虑生活。该找一条什么样的路子赚钱起家呢?做生意吧,没有一分钱作本;找单位上班吧,张青娥找一个碰壁一次。丈夫吴志斌是个憨厚人,讲不出一句漂亮的话,写不出一个像样的字,除了想到挥田铲当屠夫外,一时也想不出其他的点子。
打听到不远的沅江县砍芦苇可以赚钱,夫妻俩收拾了几身换洗衣服就上路了。
深秋的沅江,寒风飕飕,芦花飘飘,几声乌鸦的尖叫声不时传来。放眼浊浪翻滚的江水,满目凄凉。淹没在一望无垠的芦苇深处,张青娥和丈夫一起挥舞着大刀,杀开了他们的第一条谋生之路。
丈夫用几把芦苇搭在一起,撑了个棚子,在地上支起一口铁锅,这就勉强算是一个临时的家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夫妻俩以星光为灯,以沙滩为床,与江风作伴。常常在半夜之间,狂风把飘摇不定的芦苇棚子击垮,夫妻俩便被盖了个严严实实。雨天来临,相拥而坐的夫妻俩,只得任大雨淋成落汤鸡。就算能清静地睡上一觉,可第二天一起来,两人的头发眉毛全是白茫茫的霜。张青娥笑着对丈夫说:“这兴许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呢。”
沅江的水很浑浊,吃水也成了一件头痛的事。找到江边,张青娥才发现“水源”;江边有几个被水牛睡成的大坑,虽然分明可见一大堆的牛粪,但囤积的水却很清。张青娥拨开水面上的尘埃,再用把儿缸舀出来,小心翼翼地让其沉淀。水装满了一盆,就煮一锅红薯,放几个干辣椒,砍芦苇饿得慌时,就钻进棚子里盛一碗红薯,撑—撑肚子。那口粗糙得割手的铁锅,由于长期未沾过油水,以至于生出几圈红锈来。
张青娥依然快活得很,因为她每天能赚到4块钱,并且慢慢有了积累。她坚信,苦中苦,是岁月为自己煎熬的一碗良药,喝下它,一定会变得愈来愈坚强。
挣足了1000块钱,张青娥一改打死工的套路,她将全部积蓄买了一部拖拉机,她包砍芦苇,丈夫包运到纸厂,一天下来,可赚40元钱。
大片大片的芦苇依次倒下,长发飘飘的张青娥这才长长地嘘了口气。细一打量自己,手脚已划出一道道血痕,脸上布满了秋日的霜尘,眼睛更是凸得吓人。回到村里,许多人都认不出他们了。但此时的张青娥分明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寒风也有几分温柔和亲切了。
初战告捷,张青娥浑身是劲,虽然在苦中煎熬了一次,但挺一挺,毕竟还是过来了。
邻近的桃江县有一个铅锌矿冶炼厂,生产很红火。只是原材料需要到千里之外的永兴县去采购,所以供应老是脱钩。在一次扯谈中,张青娥记住了这个诱人的消息。她当然晓得,机遇,也是财源啊!
张青娥咬咬牙,取出用自己的血和汗提炼成的1.6万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准备像模像样地做几笔铅锌矿生意。
那是一个晴朗如洗的日子,张青娥坐着丈夫驾驶的货车,一路笑声不断。摸摸钱包,里面有她用房子作抵押贷来的2万元本。用这2万元钱,可以购进两大车铅锌矿。掐指一算,可以赚几千元钱的差价,再转几个回合,贷款一还清,风险也就随之而去了。青娥心想,这大概就叫做赚活钱吧。
两车铅锌矿如期送到桃江。按捺不住欣喜的张青娥,顾不上路途颠簸的劳累,跳下货车,便拉了厂里的质检员要求验收。
质检员摇动着量杯,得出的结论是,两车铅锌矿与当初提供的样品大相径庭,退货!
张青娥惊呆了!她抢过质检员的量杯,一边抖动一边大喊:“不可能,这不可能!”
铁的事实是残酷的。张青娥当初给厂里提供的样品确实含有丰富的二氧化三铁,而这次运来的铅锌矿与样品不是出自同一处,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铁,按厂里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根本无法提炼。
血汗钱换来的两车矿石竟是一堆废渣,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炸得张青娥直发晕!2万元,相当于全村人一年的收入!2万元,对于村里人来说,就是一仓谷10条牛啊!2万元,系着夫妻俩的命根子!张青娥颤抖的双手翻开钱包,只剩下13元钱了。这不完蛋了吗?她一屁股坐下来,与丈夫相视无语,任泪水在心中沸腾……她想起了家中一张张饿慌了的嘴,想到了跑银行要贷款的无奈,想起了和丈夫砍芦苇的辛酸,也想到了母校老师曾经“重用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
所幸的是,张青娥几乎被厄运击倒,却没有被厄运降服。是啊,哪个创业者不要经历波波折折?许多人一跌不起,没有“起死回生”的智慧和毅力,所以前功尽弃,最终成了失败者。而成功者应该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
恶梦中醒来的张青娥如同一个饿汉,苦苦地搜寻着电视、杂志上的每一条信息,机会终于来了。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讲话,犹如一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特区要发展,定要“掏金人”。张青娥擦干枯涩的泪水,推开紧闭了一个月的窗户,在那间阴暗的小屋里,构想着一般人或许想到了却没有兑现的新思路。
1992年3月25日,这是一个改变她大半生的日子。张青娥横下心,决心不撞南墙不回头。她组织了20辆大货车,取名为“湖南车队”。经过7天7夜的奔波,她们到达珠海机场的施工地。随着一阵轰轰的爆破声之后,一车车泥土依次运往江边。张青娥的淘金梦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最初,张青娥的车队,是专为当地的老板运沙拖石,每方可赚13元钱。张青娥手脚勤快,嘴巴也勤快,逢人便能拉上几句。工地上女同志少,一有闲暇,她又成了工地上的主妇,洗衣补衣,做饭打水。许多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得她是个实在人,所以业务都愿意交给张青娥去做。风里来雨中去,3个季度过去了,张青娥的手上已有20万元的资金了。
“财大气粗”的张青娥又给车队增加了新的赚钱的筹码,搞承包土方自己当老板,实行爆破、运输、平地一条龙作业。这样一来,每天的收入差不多可以翻一番。
吃过一堑的张青娥,丝毫不敢放松脑子里的每一根弦。她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实:一位拥有500多万元资产的老板,由于从不下工地过问施工情况,工地上一盘散沙,结果竟被手下人蒙得账上赤字,不到一年时间,这位老板成了四处躲债的流浪者。
以前运土方,有的工人为了偷工图快,车厢不满装,也不关后门,一路“泼洒”,返工率较高。张青娥细算了一下,这样做每天至少要少运20方土,减少200多元钱的收入。这种到了嘴边又掉了的饭,实在令人心痛。于是,以后的工地上,便多了张青娥那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工人们说,张老板精明,我们自然也不敢打折扣了。
以前租用推土机是按每小时200元钱计,张青娥通过谈判,改成按月支付租金。自然,张青娥有她的“心计”,她打的就是这个庞然大物的主意。张青娥将工人分成两大组,白天黑夜轮班作业。轰轰作响的推土机也着实辛苦,被张青娥“牵过鼻子”后,很少休息过。
“赚钱就得削尖脑袋钻,只要有钱赚,不管大钱小钱,都不能放过。”张青娥说起这话,总有人会说:你,真的厉害!但也有人马上会说:不厉害,怎么赚得到钱?
南方的5年摔打,张青娥的足迹遍布了珠海机场、拱北大桥、湾仔街道等工地,添置了2台价值120万元的大型挖土机,并积累了近200万元的资金。
只有适时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富得才实在。
不少人说,在益阳市、安化县、仙溪镇乃至沿岩村的荣誉册里,绝对找不到张青娥的名字,但张青娥又确实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提起的热心人。
1997年6月的一天,正在工地上忙得汗水淋漓的张青娥,接到了9岁的儿子打来的长途电话。儿子说:“我们山口小学准备新建一幢教学楼,但一直不能开工,因为还缺好大一笔钱。我们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东奔西跑找领导要钱,他们好辛苦。不知妈妈能否帮上学校一把。”
张青娥一阵惊喜,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竟能想起许多大人都可能会回避的事。她连忙赶回家乡,向山口小学捐赠热乎乎的5000元钱。而给儿子的,依然按照“老标准”,每个星期3元钱吃早餐,2元钱坐车。
那天,她顺手翻开儿子的作文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家乡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山多水多,交通闭塞,祖祖辈辈只能靠肩挑背扛过日子,生活非常艰难。
儿子朴实的话语引发了张青娥一个新的念头:把村里那条羊肠山路改成公路!一个星期后,随着她捐赠的2万元一到位,一条宽敞的乡间道路向着村里的老百姓延伸了过去……
2000年1月14日,得知母校安化县职业中专正向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迈进,张青娥专程赶到母校,看望昔日曾刻骨铭心地影响过自己的老师。当她看到母校那拔地而起的科技楼、教学楼和一批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时,更是感慨万千。是啊,山沟里有了这样的名牌学校,压在家乡人民头上的贫困帽子就有希望早日摘除。想到这里,她毅然决定,向母校资助5万元。
有人劝张青娥出手不要太大方,赚两个钱也不容易。张青娥坦然地说:“只有适时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富得才实在。那些为富不仁者,其实是穷得只剩下钱的人。”
如今,张青娥的人马都已开回家乡,修公路、架大桥、平山地,张青娥正在为家乡那一座座云雾蒙蒙的大山制造一个又一个亮点……
最近时常在公号上看到一些宣传,比如“她曾经和我们一样是普通的写作爱好者,如今她仅靠每天2小时的写作,6个月从0写出25万读者,轻松成为副业周入5位数的新锐作家。”
看到这些极简且极具诱惑力的数字,相信许多小白都怦然心动,暗自为自己加油。以为自己只要能够坚持努力写作6个月,也能写出那么多读者。实在不行,报名参加一下这些优秀人士的经验分享课,听听他们亲传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会找到成功的捷径。
这些公号的推广不得不承认是极佳的广告方案,比精算师设计的保险方案还诱人,不过目的都一样;做客讲座的嘉宾也绝对是让人膜拜的成功人士。但我想对小白们说,你千万不要相信他们的优秀是在短时间内炼成的。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叫《竹子的启示》,说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4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同样的道理, 没有一蹴而就的辉煌,只有默不作声的努力 。所以小白们不要太过激动,不要羡慕忌妒恨,不要异想天开坐在那里做白日梦,而是要像竹子一样,踏踏实实去开始,用足够长的时间吸收养分,积累生活,再加上嘉宾们传授给你的亲身经验,总有一天,你能够和他们一样优秀。
博得优秀,半是天分,半是苦功。天分是上帝给你的,苦功却要你多方努力了。
一定要找到组织。 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光寂寞就让人受不了,极易放弃自己的坚持。世界上总有一些适合我们的组织,可以让我们找到有用的资讯、喜爱的活动、有趣的话题、投缘的朋友。找到组织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家都没少在电影中感受过吧。如果想在某些方面做成事,就一定想方设法找到组织,成为圈内人。组织永远是滋养你的丰田沃土。
敢于和高手过招。 找到组织,你可能会被顶着光环的高手吓破胆,怯生生地只敢远观而不敢近交。武侠世界有“与高手过招,才能成为高手”的说法,在棋坛乒界这也是提升自己的唯一通道。依我经验,高手多是德艺双馨之人,乐于传经纳士,只要你心诚意到,拜高手为师为友也不是不可能的。得到高手指点,势必会少走很多弯路。
切莫忘脚踏实地。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不是孙悟空的筋斗云能够解决的,而必须像唐僧一样脚踏实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取得真经。该过的坎,该受的难,一个都不能少。正如马云所说, 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
以上三点都是我的切身体会,喜欢文字的我,最近有幸加入了散文群,遇见了二三百位脾性相投,钟情散文的朋友,算是找到了组织;同时结交了几个膜拜的文字高手,请他们为自己的丑作把脉点评,借力悟道;自己再多读多练,假以时日,想必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会再上一个台阶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
这是论语中的名句。
出处
:《论语·学而》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
⒈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⒉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
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
⒊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是: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⒋部分学者的解释是:
学到了(知识或本领)以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
5.学过之后,还能在适当的时机来实践运用,不也很高兴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