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钰人物特写
无锡新吴区副业工作男性月收入多少比较合适
1941年江抗北撤后,陆钰与丈夫吴以澍以教师身份回到王庄,从事抗日活动。他们掩护鲍根宝、许松石等人,并动员青年参加革命。在日寇大扫荡时,陆钰被捕,但她坚贞不屈,后因生育得以保释。1945年,丈夫被捕后,她在练塘翁庄一带继续斗争,担任中共王庄石靖乡支部书记,为解放战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保护粮库、发动群众抗租抗丁,甚至分化地方武装,改编武装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陆钰致力于领导岗位,始终以百姓福祉为先。1950年,她筹集资金,建立常熟“少年之家”,打击黑社会势力,维护社会治安,并发展农业,培育优良稻麦品种。1958年,她接手组建虞山园艺场,克服困难,带领团队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设立了多个工区和副业单位,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1960年,虞山林场成立,陆钰任副场长,承担绿化虞山和培育苗木的任务。在困难时期,她坚决反对林场下马,深知林木保育的重要性。她以个人的艰苦付出,关注并帮助贫困家庭,她的信念是为百姓过上好日子。在面临经济困境时,她甚至拖着病体寻求上级援助,展现出了坚定的领导力和对人民的深深关怀。
这个与年龄有关。 以30岁左右的人来举例,每个人从小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受教育经历不一样,智商情商逆商不一样,运气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现代职业发展,3040岁应该是人生各个阶段中收入增长最快,也是收入较高的年龄段。
30岁正是走上正轨的年龄,有经验有眼界有精力 基本上人到30岁,至少有了7、8年的工作经验,可以说很多能力强的人已经混出了一些名堂,毕竟到了35岁如果再没什么大的突破,可能也就要止步不前走下坡路了。所以30岁应该是人一生中各年龄段中收入最高的年龄段。
根据所在城市等级、学历、行业区分收入比较合理 因为30岁应该是整体收入较高的年龄,计算时首先应该在各地区社平工资的基础上乘以1.2作为基准数。 为了比较明确的说明,以北京(一线城市)、成都(新一线城市)、济南(二线城市)、绵阳(三线城市)为例。 2018年北京市社平工资7854.8元/月,成都市社平工资6459元/月,济南市社平工资5449元/月,绵阳市社平工资5291元/月。
城市系数:一线城市基准数 1.5,新一线城市基准数 1.2,三线城市基准数 1,四线及以下城市基准数 0.8。
学历系数:博士生 2,研究生 1.5,本科生 1,专科生 0.8,专科以下学历 0.8。 行业系数:在基准数 城市系数 学历系数后 行业系数
根据不同行业系数如下:互联网及金融业 2,地产、通讯、医疗、工程 1.5,公共管理、商旅、电力热力、教育、保险 1,交通运输、租赁、采矿、制造、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其它行业 0.8。
那么依据以上算法我们举几个例子: 一个身处北京的金融学博士,从事金融行业,那么他在30岁左右的收入应该在:7854.8 1.2 1.5 2 2=56554元/月左右(税前)。 一个身处成都的计算机研究生,从事互联网行业,那么他在30岁左右的收入应该在: 6459 1.2 1.2 1.5 2=27902元/月左右(税前)。 一个身处济南的本科生,从事公共管理工作,那么他在30岁左右的收入应该在: 5449 1.2 1 1 1=6538.8元/月左右(税前)。 一个身处绵阳,专科以下学历从事制造业的人,他在30岁左右的收入应该在: 5291 1.2 0.8 0.8 0.8=3250元/月左右。 算算看,结果与你自己的收入是否匹配。 这个就要结合不同的年龄段来说,我分3个年龄段来简单描述下 一.大学刚毕业 这个时间是一个学生刚进入 社会 开始工作,也许有很多大学生已经有了赚钱的经历,有的完全没有,那么对于他们初入 社会 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他们的工资都不高,一般都在3000左右 二,结婚后 这个花钱就比较多了,毕竟成立了家庭,有了老婆孩子,家庭的日常开销,孩子的教育,社交礼等等,男人收入应该在50008000 三,35岁以后 中年男人承担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一切的开销支出,因为每天都要花钱出去,并且还要给子女存钱等等,收入应该在1万元以上 第一类3000到5000单身贵族类 第二类:5000到一万平民 第三类:一万到5万富农 第四类:5万到10万小有成就了 第五类:10万以上自带牛逼光环,妹子主动了,朋友也多了,走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杆说:以后有事提我名!安排! 当然是越多越好呗 男性月收入多少比较合适? 目前国内男性工资高低不等,谁也愿意多挣点工资来养家糊口。因为作为男性在家那就是一家之主,你的收入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农村的男性,更得注重自己的收入高低。因为农村的男性还得对老人负责,农村农民因为临老没有退休金,年岁大了还得靠子女打工养活。因此农村的男性在有房有车的前提下,每个月能有5000元工资,足够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所支出,因为地里还能种蔬菜,再发展些养殖业,也能节省一部分开支。 城市里男性工资的高低也是直接影响到在家的地位,因为城市里的女性也不是善茬,她们也和男性一样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甚至有的女性工资在家比男性工资还高,这样的女性在家就地位高不用做家务活。男性的工资由于太低于爱人,自知理亏,所以天天主动做饭、洗锅、洗衣、拖地等家务活。 在城市里居住工作的男性,在有房有车的前提下,每月拥有7000元的工资,足够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每个月七千元,一年就是8万4千元,就是爱人不挣钱也能支撑家庭的生活开支,并且还能年年有余。假如说爱人也有同样的收入,那就更好了,每年还能出国 旅游 几次,享受着城市上等生活水平。
一个男人一个月入多少收入才算有本事呢?
根据题主自述,自己是一个穷屌丝,每天不停地加班,所得的工资收入仅够一家三口生活,看到同学买房买车,感觉压力很大!
说实话,一个人的收入是没有封顶的,越多越好,就如欲望一样,沟壑难填……但是,这又是不现实的,每个人能力不一样,收入也不同,具体到个人时,参考当地的消费水平,能养家糊口,应付生活中的各项支出,并略有积余,能在过日子的时候产生幸福感就差不多了……
同学们买房买车,有时候不见得是他们自己的收入,有的是父母,妻子,甚至岳父母的支援,刚刚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很难存到大量的钱……尤其是养孩子时! 因此,你的心情在与同学们的对比中显出了失落,焦虑,这其实,是对比产生的伤害!如果你自己觉得现在的生活不错,一家人幸福,钱是少了点,但是家人团圆,孩子乖巧可爱,就行,好好地培养孩子,让他(她)的人生幸福,学习成绩优秀,也是一种人生的成功……人生的幸福很大一部份来自于知足……也许你拿着高工资却又羡慕嫉妒恨那些家人团圆的低收入者……
如果你对如今的现状实在是不满意,在现在的单位上班,前景和钱景都不乐观……那么不如参考一下古人之说——\"穷则思变″,\"树挪死,人挪活\"……建议你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或是开一家店,搞餐饮快餐或是其他卖买……但是做生意或创业是有风险的,随时可能会亏损倒闭……同时开店和创业也是很辛苦劳累的……
最后,希望我的答案,对你的困境有所帮助! 本人89年的,工科男,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薪水涨的幅度很低。因为是在小公司,所以有更好的福利,就是异想天开。后来从大城市辞职,回到苏北县城老家,找了一份工作,工资八千,目前两个女儿,老婆是小学老师。我老婆却对我的收入特别不满意。她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她身边的亲戚朋友。 她有一个姨哥,90年的,是老婆的大姨家的,可以说是与我老婆一起玩到大的。姨哥的专业是软件开发,就是市场上很吃香的程序员。毕业后留下北京,三年后,家人催促姨哥赶快找对象结婚,迫于家庭压力,姨哥从北京来到南京工作,刚到南京,工资就是一万五起步,如今年薪已达到三十万一年。 老婆的弟弟,94年的,专业是做医药销售的,毕业后留在合肥,如今在合肥买了房子。刚毕业的那年,工资就比我高了。如今的收入是远远地超过我。 因为他们的存在,我的收入在他们面前就是不值一提。我问我老婆,你觉得我应该有多少收入?你会满意。我老婆抛出答案,至少一年二十万的收入。 仔细想一想,其实二十万不多,要求合理。这件事让我想起在南京工作那会。办公室里有一个女同事,95年的,公司里有一个小伙子,94年的,比他大一岁,小伙子追求她,因为办公室只有我们两个人,这位女同事与我聊天,她对我说出她的真心话,她说,某某(指的是追求她的同事)工资太低了,我怎么可能做他女友。那个小伙在车间工作,也是一名小领导,工资大几千,但是这个女同事很嫌弃他,表示赚得太少。 女同事告诉我,她在家里相亲了一个男的,相亲男现在正在追求她,做工程的,一年能赚四十万左右。从女同事的口中,她对这样的薪水是比较满意的。 男性的月收入是多少呢?一万五以上是比较合理的。如今的自己,一万的薪水都没有到,如何赚到二十万,甚至几十万。目前只有整装待发,在正业的基础上,寻找副业的突破。 ^答:这个问题要贝体情况具体对待,不砧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小家庭可算吴温饱了。 我是长期在南通生活, 如果以南通目前的房价和消费水平来看,男性月收入税后1200015000元比较合适,应该是当地房价的0.7比较舒服。(南通房价23万每平米)
男性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支柱,基本承担着买房买车抚养孩子的重要责任,又由于大多数家庭女性收入相对低一些,因此一个家庭男性的收入水平决定了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
下面通过大致估算一个家庭开支来算算需要多少的收入比较合适: 第一、房子: 南通市目前房价均价在每平米2万元左右,一般的家庭都需要购置一套新房,以100平米计算,总价200万元,贷款七成140万元,贷款30年, 每月还款约5000元。(组合贷款)
第二、车子 一部15万的家庭用车,一年的开销,油钱、过路费、保险、保养费,总共12000元, 每月约1000元。
第三、生活开支 目前南通市的菜价和油米价还算稳定,价格适中,但是一个家庭每月的开支基本也 要3000元起步了。
第四、全家的衣服鞋子开支 这个支出每个家庭不一样,但是要过的舒服一点,每年开支在南通估计也要6000元, 每月合计需要500元。
第五、孩子教育 孩子也是家庭主要开支的一部分,一个孩子一年保险5000元,兴趣班、学费、辅导班一年20000元, 合计每个月2000元。
第六、 旅游 娱乐 等其它费用 这部分费用支出也代表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毕竟能出去玩玩也是家庭生活舒适的一个必备条件,这个一年花5000元不为过, 每月估计450元。
第七、一年的家庭储蓄 整个家庭除了开支还要有结余,这样可以应对突发事件,是家庭必备的条件,我觉得在南通每年能净储存68万元,应该相对不错了, 每个月平均5000元。
以上7点就是我根据在南通生活的一些真实感受, 如果能满足以上7点,在南通也只能算是一般家庭水平,也算是生活的还不错了,这样每个月的总计=5000+1000+3000+500+2000+450+5000= 16950元。
所以每个月一个家庭的收入要有16950元,在南通过的还算适中,男人收入能有1200015000元,再加上妻子每月能有四千左右收入,基本能保障过上如上的生活,这个收入如果不是一线城市,应该是当地房价的0.7比较好。 这个问题,不知道你说的是婚后收入。还是没结婚之前。 没结婚之前,你够自己吃饭。交朋友。给父母点。5000左右。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处女朋友。交友。创业。这点钱不值得挥霍。而现在大多数的90后。都没钱。 谈女友的没钱。不谈的也没钱。 游戏 浪费了很多90后的时间。 现在90后徘徊在中间。都是砸破脑壳在想着赚钱。问我们多少钱够。我们说。有车有房。有几十万存款。有份稳定收入。这才够。 你说。我们想交女朋友吗。想。。。想结婚吗。想。敢结婚吗?不敢。不想靠父母。压力大。 结了婚,基本都稳定了。夫妻俩一起上个班。两个人一起也八九千了。
今年47岁在韶关一公司工作10年社保买了6年现在得了大病可能无法工作。好心人给我出下注意
李明素,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2007年7月17日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明素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李明素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李明素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起,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明素家转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李明素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明素家屋顶。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明素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通过。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明素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明素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明素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吴显才事迹
吴显才,男,53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党支部书记。
15年来,吴显才义务赡养了45位老人,先后有22位老人在他的关怀中安详地走完生命历程,6位老人回到了亲人身边。目前,吴显才仍在赡养17位老人。
1988年寒冬的一天,吴显才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她穿着破烂的单衣,蜷缩在路边,冻成一团。吴显才把老人送回家,看到这位老人无依无靠、一贫如洗,被子又黑又臭,枕头竟是一块砖,他泪如泉涌。他在周边几个村里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有几十位孤寡老人过着类似的生活。1990年,吴显才说服妻子,倾其所有,买下家对面的一个废弃酒厂,改造成一座有16间房屋的敬老院,并给敬老院取名“常乐”,希望老人们能够天天快乐。年底,来自8个村的16名孤寡、残疾老人,住进了敬老院。
70岁的马昌炳老人刚到敬老院时,因为长期没有吃肉,一吃肉就拉肚子,吴显才每次都帮他清洗。70多岁的田代翠老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吴显才细心伺候她,让她认了自己做儿子。63岁的谭传贤是个哑巴,还有智力障碍,唯一的依靠哥哥去世后,她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吴显才听说后收留了她。任国贤与老伴谭吉寿,拉扯智残儿子生活,因年事已高而生活陷入困境,吴显才收留了这一家三口,一养就是11年。
吴显才15年间收养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数是残疾人。那些去世的老人,都是吴显才这个“儿子”送终。他们在弥留之际,老泪纵横地叫着“恩人”,拉着吴显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1993年,吴显才购买了1.5亩荒山,开辟了“常乐敬老院公墓”,在墓地栽树种花,让辞世的老人与鲜花、松柏为伴。当年,国家民政部向他颁发了一块“德高义重”的匾牌。
建成敬老院时,吴显才就背上了6000元贷款。以后每年都要为敬老院提供近1万公斤大米、1000多公斤猪肉、近500公斤食用油、两三百公斤盐巴,加上缝制衣服、添置被褥,还有医药费、丧葬费、电费及其他开支。吴显才还拿出家里的3亩承包地,供敬老院种菜种粮;在自家承包的荒地上,开垦出20亩药田;办养殖场,建棕器加工厂、预制件厂、木材加工厂三家小作坊。15年来,他先后投入了30多万元,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生活无忧。去年12月,他又投资13万元第二次改造敬老院,每层楼设一个带洗澡间的卫生间,老人们睡上了席梦思床垫,电视机换得更大了,厨房里摆上了电冰箱。
2006年吴显才被评为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陈培玉(已故)
陈培玉,女,生前为重庆市巴渝航运公司下岗职工。
一个被群众誉为精神永不下岗的下岗女工,一生十多次救人,最后为救落水群众献出了年仅44岁的生命。
2004年10月20日晚,在重庆巴南区轮渡渡口,两名群众不慎跌入滚滚长江,此时,在轮渡上的陈培玉听见呼救声后,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子便纵身跃进湍急的江水中。波涛汹涌中,她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并抓住了落水者的衣服,可落水者在慌乱中突然将陈培玉的脖子紧紧扭住,两人不停地在江面上沉浮,陈培玉最终英勇牺牲,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见义勇为的壮歌。
陈培玉的救人壮举不是偶然的,与她44年的人生经历和她一贯的英勇行为分不开。生前,陈培玉的主业是船体除锈油漆工,“副业”则是下水救人,并一干18年。1983年秋,陈培玉回涪陵老家,遇到一位被江水冲出几十米外的落水者,她一个猛子扎进江中,搏激流,闯险滩,将落水者高高举过头顶。1988年夏天,陈培玉的邻居巫天幸不慎落入长江,危难之时,陈培玉不顾一切跳入江中,半个小时后巫天幸被救了上来,陈培玉却累得瘫倒在地。1981年和1988年长江涨大水,陈培玉作为公司水上抢险队惟一的巾帼英雄,和男同事一起积极救援,救起多名落水者。2001年,她跳入河中救起了因在河边洗衣而落水的下岗职工李新萍。
18年来,陈培玉不顾自身安危,十多次跳入长江救起落水群众。一次下水救人就有一次生命危险,陈培玉10多次下水救人,就经历了10多次死亡的威胁。
陈培玉家境困难、生活艰辛,但她依然热忱地帮助身边的人。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个“随便哪个时候都笑嘻嘻的人”。性子直、热心肠,周围的人有个大事小事,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谁家有点什么麻烦她总是从头到尾,关注到底。
陈培玉2004年被重庆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廖桂林事迹
廖桂林,男,49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开县厚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廖桂林凭着终身信仰和一身正气,用忠勇、热血、善良谱写出一曲曲英雄之歌,被家人称为“管得宽”,被群众唤为“廖英雄”,被媒体誉为“三峡上空一只高翔的雄鹰”。
在2004年百年不遇的“9•4”洪灾中,廖桂林凌晨冒着瓢泼大雨去街上帮助转移群众300多名后,又在洪水中带病连续奋战了17个小时,救出小孩、老人20多人,直到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他获救后,发现自家财物已被洪水“洗劫”一空,女儿也因洪水浸泡心脏病复发住院。在去探望女儿的途中,忽见丰胜沙发家具厂发生火灾,他又第一个奋不顾身地冲上前扑火,因车间30多桶燃油物品连续爆炸,被炸成重伤。他在医院苏醒后第一句话就问大火扑灭了没有,妻子心疼地回答他:“火已扑灭,附近的加油站、学校、医院和1000多户6000多居民的生命财产都保住了,你怎么能刚出洪水又进火海啊!?”他脸露笑容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谁让我是‘管得宽’呢。”
2001年8月,廖桂林为救金峰乡新华村村民谢小春,死命抱住歹徒。眼看歹徒高举菜刀,要朝谢小春的脖颈砍去,他毫不迟疑地用自己的胳膊硬生生挡住了这一刀,结果左手肘缝合了18针,至今还有一条两尺多长的伤疤,4个指头完全失去功能。中央电视台记者问他:“老廖,今后你再遇上持刀歹徒怎么办?”他回答说:“为了正气,我不怕死,今后遇上了我还要上!”廖桂林就是这样用鲜血维护着社会正气,先后见义勇为60余次。他空手夺刀、悬崖搏斗、追擒逃犯、勇夺炸药、跳河救人、危房救孤,15次负伤,4次住院,全身留下了十几处刀疤,听力、视力严重下降,左手只有大拇指完好无损,其余四根手指都只剩下半截,法医鉴定为6级伤残。
廖桂林从事基层调解工作18年,调解了各类民间诉讼近1300件,免费法律咨询1万余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他还照顾赡养罗文贵、熊丛贵两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长达30多年,为他们提供住房、衣物、钱粮,打水、做饭、熬药、擦身洗澡、倒大小便,任劳任怨,直至老人去世。他将社会各界送给他的慰问金、救助金全部捐给了五保老人和失学的贫困儿童;一家人节衣缩食,省钱给因脑出血全身瘫痪10年的母亲和患有重度风湿性心脏病的女儿看病。
廖桂林先后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先进事迹报告。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张和龙事迹
张和龙,男,47岁,中共党员,重庆石龙技工劳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位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三社的农民,1984年汇入民工流,1999年任重庆市巴南区群龙劳务输出公司经理,开始带领家乡民工“闯天下”。在创业征途中,他以诚信为基石铸就了全国劳务品牌商标“石龙技工”。
张和龙视信守合同为企业生命,为保证合作方对民工数量和素质的要求,他不惜高成本异地征收民工和超成本培训民工;为保证按时交货,不惜用高额补助组织员工加班,不惜改铁路运输为航空托运;为保证产品质量,对员工操作要求严而又严。公司成立不久,承包了黑龙江尚志市帽儿山钢铁厂暖气片生产劳务,由于原材料涨价导致生产成本超高,公司如兑现合同就会严重亏损甚至破产,但他没有走人,毅然借钱兑现了合同。守合同、讲诚信为公司获得了续包权,赢得了社会美誉,推动了公司发展,而今已成为10多万人的石龙劳务集团,在全国建了9个分公司。在创业之初,因履行合同导致公司亏损,有人提议减发或缓发民工工资,张和龙断然否定说:“我也有过打工拿不到工资的经历,按时足额兑现工资是我在招收工人时的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言信行果。”发工资的日子越来越近,民工紧锁的眉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悄悄让家人贷款汇去,如期予以兑现。
近6年来公司为帽儿山钢铁厂创利1.5亿多元,上缴国家税金近2000万元。张和龙不仅视纳税为义务,而且把热心公益捐款捐物也看作“义务”,悄悄关注着尚志市的特困家庭,时刻惦念着老家的路桥、校舍等,先后个人捐款75000多元。他说:“我在家乡长大,在尚志创业,不能丢了根、忘了本。”
张和龙以诚信获得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十佳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段彩均事迹
段彩均,男,42岁,中共党员,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段彩均诚实无价、守信天价,让一个负债率高达300%的国有老企业涅盘而生,一年扭亏、三年跃升为重庆工业企业50强,目前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家装电线生产企业和最大的铜型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创下瞩目的“鸽牌奇迹”,是国企成功改制的典范。
2001年初,段彩均及其班子在一无固定资产、二无流动资金,负债700余万元危难之际,投资组建了现代国企——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凭借着“不相信国有企业搞不好、为全体职工创造政绩”、“诚信、向上”的理念,主攻家装电线电缆,以“诚实”为基石,实施质量品牌领跑战略,推行质量事故全额赔偿并加扣10%的企业名誉损失费的制度,以现代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引领着团队向市场传递着诚实信息,市场也因此让“鸽牌”展翅高飞。至今,资产总额达到5.9亿元、产销额12.19亿元,分别增值50倍和20倍,经济规模保持年均80%增速,累计上缴国家税金6600余万元。今年底产销额将突破16亿元。荣获中国机械工业500强、重庆市最佳诚信企业等称号。
段彩均在全体员工中培育“质量等于饭碗”的意识,将守信意识融入每个环节,使“真心真诚、有利有义”成为鸽牌人与合作伙伴及顾客们合作的基础,出现了鸽牌公司特有的“三大怪”现象:产品质量没问题也可以退换;经销商没订货急着把款交;供应商自愿先供材料后收钱。出现了“调整价格、现款现货”、“宁让价格、不让市场”、“宁让价格、确保资金回笼”和“顾客满意、商家赚钱、公司发展”多赢局面。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与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其电线电缆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质,家装布电线和电工用铜型材产品的产销量均列全国前三,占领了重庆家装电线市场90%以上的份额,“鸽牌”已成重庆名牌、西南地区著名商标和老百姓心中电线电缆“精品”的代名词。
段彩均不仅实现了企业的重生,而且对员工以诚相待,对社会勇于回报。解决了近678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公司每位员工每月不仅能领到20斤大米、2斤色拉油,而且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失业金、医疗保险金等都足额到位。主动捐款修建重庆机电鸽牌希望小学,资助社会慈善事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展示了自己的拳拳爱心。
段彩均先后荣获中国管理100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邓平寿(已故)事迹
邓平寿,男,中共党员,生前为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
邓平寿志在乡亲脱贫致富,扎根山乡31年;情系边远落后的虎城,两次放弃进城升迁机会,2007年2月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1岁。他被誉为“21世纪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
1998年,邓平寿走上虎城镇党委书记岗位时,面对这个因贫困落后而闻名的穷山沟,以敢啃“硬骨头”而著称的他发出了要摘掉这顶“穷帽子”的誓言。
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黄布包就是邓平寿的生动写照,长年累月,他吃住在办公室,行走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虎城方圆78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哪棵桑树干没刷白,哪条路垮了块石头,哪家有个难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都解决得利利索索。多年来,他用近40个工作笔记本,记录了乡亲冷暖和百姓心声。
面对百般热情挽留他的群众,邓平寿毅然放弃担任县领导的机会。他总是对乡亲们说:“你们放心,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他急群众所急,曾经穷得连房顶都补不起的杨嗣才,在邓平寿的帮助下,办起了挂面加工厂,年销量超过40吨,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他想群众所想,当广西桂林客商谢裕明在虎城开办的竹木公司出现用水、用电、用工等困难时,邓平寿主动上门服务,让这位异乡人快倒闭的公司获得了新生。他盼群众所盼,当虎城蚕茧品质不高,价格逐年下滑,有的村民绝望地砍掉桑树时,邓平寿先后两次邀请原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家到虎城讲解科技知识,还走村串户亲自传授科学养蚕的方法,让千亩桑园再显生机。
邓平寿提出了“修好一条路,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一条龙即柚子带,一根虫即栽桑养蚕。在邓平寿的带领下,虎城共修建、硬化了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使100%的村、85%的组通上了水泥路;虎城蜜柚荣获国家金奖,畅销全国、远销香港、澳门;全镇蚕茧产量居全县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倍。
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邓平寿的身体却一天天垮下去。2007年2月1日,这个“小病拖、大病磨、实在不行才吃药”的铁汉子,永远地离别了他无限眷恋的乡土和乡亲,而这一天离他51岁的生日还差3天。
2007年邓平寿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主要媒体把他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石元英事迹
石元英,女,51岁,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委派驻湖南省保靖县小学教师。
重庆秀山县保安乡龙家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离他们村最近的学校,就是隔河相望的湖南省保靖县坝木小学。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秀山县教委派出当时的民办教师石元英到坝木小学上班,工资由秀山发放。
由于河上没有桥,不管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石元英每天清晨带着孩子们来到河边,脱掉鞋袜,卷起裤脚,背起年幼的孩子,拖着大一点的学生到湖南去上学,下午又带着40多名学生涉水回家。从1987年去坝木小学上班的那天起,石元英背着村子里的孩子们踏上求学之路,一背背了18年。
1989年一个上午,下了四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石老师背着一名学生走到河中间时,上游洪水汹涌而来,一根两米多长的木头顺水横冲直撞,情急之中,她将身子稍稍一侧,木头顶了一下右小腿后呼啸而过,右小腿顿时一阵钻心地疼,但她不敢松手,将最后一名学生背上岸后,才发现右小腿大块皮肉已搭拉在一边。至今,石元英右小腿还有块鸡蛋大的疤痕。
18年来,上万次往返这条河,石元英不知在河里多少次摔倒受伤,但令她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受伤。在石元英的努力工作下,龙家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校学生没有一个中途辍学。而她自己,却因为长年涉水,患上了风湿病。
1989年8月,一场大雨导致这条河暴涨,无法通过。放学后,石元英只能带着孩子们,从下游5公里远的桥上渡河。途中山路滑坡,石元英背着学生踩着松软的泥路艰难前行,自己10岁的儿子紧跟在身后。就在此时,儿子脚下一滑,差点掉进奔流的河水中。听到儿子叫声的石元英,惊出一身冷汗,幸亏一位与儿子走在一起的六年级学生,一把拉住了下滑的儿子。
2006年,石元英曾经教过的一个湖南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湖南省保靖县政府奖励坝木小学5万元,并奖励石元英5000元,那一天是她多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如今她的学生中,28人考上大学,其中5人考上研究生。
如今,秀山县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然而石元英依旧背着一名先天残疾、行动不便的13岁学生,不分春夏秋冬,穿梭在学校与村子之间。
石元英20多次被秀山、保靖两县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2004年9月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马福元事迹
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3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他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
17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免的\"宏志班\",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这娃儿真懂事,学习再忙,他都要把爷爷服侍得妥妥帖帖的。\"邻居们对这个懂事的孩子赞美有加。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菜吃上两三天。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伙食团打工。
许多报刊和网络报道了马福元的事迹,其中也有海外媒体。一位美国的华裔人士了解到他的事迹后,对他进行了资助,称赞他\"不是可怜人,而是男子汉\"。也有网友这样评价马福元:\"孝心很多人都有,但不是很多人都有孝行,佩服他在困难中的坚毅和对爷爷的不离不弃。\"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6年3月,还在读高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得票最高。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他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爷对我的期盼。\"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谢方珍事迹
谢方珍,女,29岁,重庆市城口县修齐镇乡坪村村民。
在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有这样一位\"带夫\"出嫁播洒爱心的农家妇女。她7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地服侍高位瘫痪的丈夫,照顾残疾多病的公公和婆婆,用弱小的身躯支撑起了濒临破碎的家。
2001年3月,21岁的谢方珍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嫁给了香坪村的村民彭道平,夫妻俩恩恩爱爱。可甜蜜的日子才刚刚开始,灾难就降临到了这个原本清贫的家庭。同年7月,丈夫不幸遇车祸造成下肢高位瘫痪,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当时谢方珍觉得生不如死。这时,娘家人劝她赶快离开这个家。但是,面对心爱而无助的丈夫和这个风雨飘零的家,身怀有孕的她不忍心离去。她在心里暗暗作出承诺,用我的一生,尽我的全力,照顾丈夫,不让这个家破碎。于是继续留在这个遭遇灾难的家,用她弱小的身体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白天忙碌着十几亩地的庄稼,饲养5头生猪,本已疲惫不堪,但夜里仍细心照顾丈夫,每隔1个多小时都要为彭道平翻身,以免丈夫长褥疮,所以只能睡上4个来小时。丈夫眼看着备受煎熬的妻子短短几个月瘦了20多斤,几次想自杀都被妻子劝阻开导。本无力抚养孩子,为了给瘫痪的丈夫活下去的勇气,她毅然把孩子生了下来。4年里,她不知偷偷流了多少泪,也曾多次想过自杀。但一想起自己心中的承诺,她又挺起脊梁,勇敢地面对艰难的生活。
由于家居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任凭谢方珍拼死拼活地劳作,起早贪黑忙碌,这个家的生活及丈夫的药费还是难以为继,不久她家已欠债3万余元。为了挽救这个在绝境中的家,她萌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带夫携老出嫁。她惟一的条件就是:\"娶我可以,但我必须带上我的丈夫和公公婆婆。\"就这样,2005年她带着前夫彭道平和公公婆婆,嫁给了与她志同道合的村民彭道俊。彭道俊加入这个家后,共同支撑这个困难的家庭。如今彭道平的身体状况稳定,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现在的丈夫彭道俊对谢方珍重情重义的举动十分钦佩,他说我为有这样的妻子而骄傲。谢方珍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评论(0)